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瓷器

越窑青瓷历史拍卖价位

  • 发布时间:2016-10-21 17:56:23,加入时间:2016年07月03日(距今2891天)
  • 地址:中国»台湾»台中:臺北市南京東路三段189號8樓
  • 公司:台湾中正拍卖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武总监,手机:15921225486 微信:ycgbwg QQ:3234585957

 越窑是我国烧瓷历史较早的瓷窑之一,较著名的青瓷窑系。窑址在慈溪、余姚、上虞、绍兴一带。这里唐代属越州管辖,故称为越州窑,简称越窑。东汉时,中国较早的瓷器在越窑的龙窑里烧制成功,越窑在东汉到南宋的一千多年烧造历史里,经历了创烧、发展、鼎盛和衰落的发展过程。

自中唐至北宋早期的两个世纪是越窑的鼎盛时期,其生产规模、工艺水平、产品质量在各大名窑中均居领先地位。而且还远销亚洲、非洲的近二十个国家和地区。浙江慈溪是越窑青瓷的中心产地,也是海上陶瓷之路的起点之一,上林湖及其周围的古银锭湖、杜湖、白洋湖地区都是烧造青瓷规模巨大的窑场,堪称唐宋瓷都,所烧造的秘色瓷备受推仰,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繁荣、昌盛的历史时期,各类手工业得到了蓬勃发展,瓷业生产出现遍地开花,相互争艳的局面,形成了南青北白的瓷业格局。而慈溪上林湖地区是越窑中心产区,成为当时南方青瓷中心的杰出代表。唐代早期,瓷业生产还未走出低谷,不见规模可观的窑址群落,仍处在恢复阶段。进入中唐以后,制瓷技术进一步改进,大量使用匣钵装烧,瓷器质量显著提高,窑址数量剧增,以上林湖为中心的瓷业迅速拓展,在其周围的白洋湖、里杜湖、古银锭湖以及上虞、镇海、鄞县等地相继设立窑场,规模宏大,窑场林立。越窑青瓷代表了当时青瓷的较高水平。

 唐代晚期,以上林湖越窑为代表的瓷业生产已进入了鼎盛状态,制瓷技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阶段。产品种类繁多,制作精致,造型优美。器型有碗、盘、盏、杯、盆、钵、壶、罐、盒、水盂、碗、唾盂、灯、香熏、瓶、鸟玩等,釉色纯净,光泽、滋润,“如冰似玉”,隐露精光;器表装饰有刻划花、印花、褐色彩绘和镂雕等;花纹有荷花、荷叶、荷花飞鸟、云、龙鱼等;刻线条流畅粗放,刀法熟练;器物普遍采用匣钵装烧,有一匣一件和一匣多件装烧。

 瓷胎质地细腻致密,粗而坚硬,呈浅灰、灰或淡紫色。釉层匀净,呈黄色或青中泛黄,滋润而不太透明。釉泡大而疏朗,流釉明显,开片较少。秘色瓷是越窑瓷的突出品种,始于唐代,盛于五代,被作为贡品。所谓秘色瓷其特点是青中泛灰蓝,无光。这时的器物以釉色取胜,力求有玉的效果,而不重视纹饰,故纹饰简练,常见的纹饰有双鸾凤、龙水双鱼、鹦鹉、串枝花卉等。其装饰技法以划花为主,划花线条较粗;也有少量印花,刻花和镂雕。在工艺上唐代基本采用托珠垫隔,晚期才开始用匣钵装烧,质量大有提高,所烧器物基本满釉,底足内有数个圆形泥珠痕。  

五代时期江浙一带的吴越国,较少战争,越窑是吴越钱氏烧贡瓷的主要窑厂,产品质量仍独步天下。这个时期越窑青瓷器物造型釉色、装饰及装烧工艺等方面继承唐代风格,胎质细腻,胎壁普遍减薄,造型变得轻巧优美,表面光泽,胎色呈灰或浇灰色,釉质腴润光亮,半透明,釉层薄而匀,折射出以釉色和造型取胜的时代风尚。釉色前期以黄为主,后期以青为主。装饰初期以素面为主,后期堆贴尤其是刻花大为盛行,题材多为人物、山水、花鸟、走兽。艺术形式多种多样,艺术风格丰富多彩。

 五代时期江浙一带的吴越国,较少战争,越窑的瓷业生产能够继续发展,产品质量仍独步天下。器物造型釉色、装饰及装烧工艺等方面继承唐代风格,器形繁多,胎壁普遍减薄,造型变得轻巧优美,折射出以釉色和造型取胜的时代风尚。

 北宋时盛行花纹装饰,采用刻、划、镂、雕和堆雕等 多种手法,常见纹饰有蝴蝶、鸳鸯、鹦鹉、游鱼、孩童和花卉等。五代至宋时还出现以长条细泥垫隔,故有的器物底足内留有数段长条细泥痕迹。五代的余姚窑场是吴越钱氏烧贡瓷的主要窑场。其造型多为杯、盘、碗、壶、 托、瓶等日用器皿,且以刻花装饰。其纹饰题材以人物、山水、走兽、花鸟、草虫、花卉为主。釉色纯正,刀法娴熟,工艺精良,是越窑中的上乘之作。

 北宋早期,越窑继续繁荣发展,器物造型精巧秀丽,釉色青绿,纯净而透明;盛行纤细划花装饰,技法娴熟,图样简洁清秀。装饰题材广泛,有鸳鸯戏荷,双蝶相向、龟伏荷叶、双凤衔枝、鹦鹉对鸣、鹤翔云间、鸟栖花丛,还有人物纹、牡丹纹、莲瓣纹、水波纹、缠枝纹、龙纹等,形象生动逼真,栩栩如生。

 北宋中期,制瓷工艺渐趋衰退,产品质量明显下降,但仍偶见工艺精湛的产品。至北宋晚期,器物大多采用明火装烧,制作粗糙,刻划花纹简单草率,釉色灰暗,缺乏光泽,品种趋向单调,瓷业生产已完全衰落。南宋初期,由于朝廷征烧祭器和生活用瓷,促使上林湖寺龙口、低岭头、开刀山一带瓷业生产再度兴旺,出现了一个新的短暂繁荣时期,但好景不长,龙泉窑的兴起越窑终于停烧。  

 碗类的造型:越窑碗底足有玉璧底、圈足底、卧足底、外卷八字底足等,唐早期越窑为深腹形,逐步演变为敞口(侈口)、斜腹的浅腹形。初唐时为平底齐或假圈足;中唐假圈足中挖出一个小浅孔,圈足形似玉璧,俗称玉璧底,同时开始出现矮圈足的环底碗;晚唐时不但沿用了玉璧底、大环底,还出现了秀美的花口,口沿为四瓣、五瓣不等,(一般认为唐为四瓣五代为五瓣和多瓣),瓣纹直通腹部,使整个碗好象一朵盛开的花。晚唐碗类器内有刻划各类荷花、朵花、模印鹤、鱼等动物。五代越窑碗底足为卧足,一般认为卧足是明代弘治瓷器典型特征,但事实上卧足早就有,至少在五代的越窑就采用了,而且底足有明显多块的垫烧痕迹。同时五代越窑碗有圈足的较多,足外撇,修足规整。 

台湾拍卖越窑青瓷价格:

拍品名称估价(万)成交价(万)----拍卖日期

越窑瓷葵口盘..00万.00万

越窑瓷瓶0..00万.00万

越窑瓷刻花碗..00万.00万

老越窑瓷..00万.80万

越窑青瓷..00万.00万

辨别越窑瓷器的真伪:

1. 胎质与胎色。真品的胎质细腻呈青灰色,仿品的胎质粗糙呈灰白色。  2. 釉面与釉色。真品釉面匀净滋润,光泽柔和,仿品施釉不够均匀,常有大块缩釉, 光泽较亮。釉色是鉴定越窑瓷器真伪的重要手段,不同时代越窑青瓷的釉色不尽相同。  3. 支烧法。真品多用泥条形支钉支烧。因支钉含铁量较高,所以底部支烧处自然的火 石红,仿品细砂垫烧,底部露处无火石红。  4. 刻花工具。真品所用工具竹、木制品,刻纹落刀、起刀纤细,运刀粗重;仿品则用 铁质工具,无论落刀、起刀还是运刀都深浅、精细一致,所以纹饰显得僵硬、呆板。

联系电话:、 徐主任.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