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之争也是千年一叹秘色瓷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可以说瓷器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历经千年风雨,很多瓷器和其烧制工艺被不断的传承下来,被后人发扬光大。但也有很多瓷器技艺随着时光飞跃而流逝,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留给后人无尽遐想。我们不能奢求时光倒退去寻找那些魂牵梦绕的记忆,却能循着残存的只字片语或传世珍品去触摸它们。

  相传在茶圣陆羽之后几十年,越窑中又诞生了一种“秘色瓷”,更是将越窑瓷器推向登峰造极的境地。晚唐诗人陆龟蒙在《秘色越瓷》中写道:“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是唐诗坛上描写秘色瓷的惟一诗句。

  据说这种瓷器除了皇室成员之外,其他任何人无权享用。凡是有幸见到秘色瓷的人,无不为它的精美绝伦所倾倒。要烧成这种瓷器,必须使用一种不为人知的绝密配方。然而,不知从何时起,这个秘密配方和这种神秘的瓷器就一同消失了,千百年来,再也没有人亲眼见过秘色瓷。人们只能从古人片言只语的零星记载中,想像它的美妙神奇。就连宫中奇珍异宝堆积如山,无所不有,惟独缺少一件秘色瓷的乾隆爷也感叹道:“李唐越器人间无。”

  传说中的秘色瓷和那个神秘的配方真的存在吗?如果真的存在,那么,究竟哪些瓷器可以称得上秘色瓷?为什么称之为秘色瓷?由于缺乏对应的实物,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争论早从宋代就已经开始,一直延续至现代,成为中国陶瓷史上的千古悬案。

  公元1981年8月24日,在一场暴雨袭击后,法门寺的标志性建筑,传说中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十三级宝塔突然从中裂开,半边轰然坍塌。1987年4月3日,在重修原塔清理塔基时,无意中发现了石函封闭的唐代地宫。在一块名为“衣物账”的石碑上,撩开了秘色瓷神秘的面纱。“瓷秘色碗七口,内二口银棱;瓷秘色盘子、疊子共六枚。”“瓷秘色”三字令所有的考古人员又惊又喜、激动难抑。在接下来的发掘中,人们果然从地宫中室的瓦砾堆里找到一只盛满瓷器的漆木盒,里面的十三件盘碟与衣物账记载完全相符!此外,在漆木盒外还有一只精美绝伦的八棱长颈净水瓶,同为越窑秘色瓷无疑。

  秘色瓷因为在技术上难度极高,因而被抬到一个十分神秘的地位。它的釉色如何,除了釉料配方,几乎全靠窑炉火候的把握。不同的火候、气氛,釉色可以相去很远。要想使釉色青翠、匀净,而且稳定地烧出同样的釉色,那种高难技术一定是秘不示人的,这也导致了秘色瓷技艺最终消失的结果。据瓷库中国专家考证,到目前为止还未明确掌握秘色瓷仿制技艺,千年之争也是千年一叹!

  杭州大汉国际 联邦国际余老师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