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不等于2?

  • 发布时间:2017-06-11 09:08:00,加入时间:2017年04月25日(距今2596天)
  • 地址:中国»江苏»苏州:苏州市平江区苏站路564号
  • 公司:苏州小小青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青童馆,手机:18094259936

很多家长误解了孩子学美术的目的,以为学美术就是将来能画画,或者增加所谓的美感。有些家长甚至还希望孩子通过学画将来成为画家;或者相反的,认为孩子不是这块料以及干脆不想让孩子将来从事美术而不让他继续学美术。我认为这些想法都偏离了儿童美育的核心理念。甚至很多美术教师,其实也根本不知道教儿童美术究竟是要教他什么。

儿童美育的核心理念是什么?是锻炼一种1+1不等于2的思维能力,也可以叫作想象力或者创造力。

画画是天性,每一个儿童见着画笔颜料都愿意来几笔,这是他与生俱来的能力。人类文明中绘画是先于文字的,文字是后来慢慢形成的一种社会产物,说白了不是自己的东西,所以你看有很多小猴子你让他画画他很开心,你教他写字他就很不乐意,为啥?就是因为它天性里自带了画画的潜意识,而写字不是。写字是社会为了规范而要求你写的东西。

画画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瞎画。写字不行,写错了要挨批(儿童认为这是一个不好的反馈),当然在有些爱较劲的家长眼皮底下,画错了也不行。你把太阳画成红的行,画成绿的就不行,可是太阳它也不是红的呀,另外我告诉你,在一只喵的眼里,太阳还真就是绿的。

所以既然你有一支拿在自己手里的笔,绘画的要义就是用来“画错”的。

我们来还原一个画面。一个原始人(你可以把这个原始人视为你家娃),他今天打了一只牛,他要记录下来,就跑到洞里去把它画在墙壁上。请注意,这跟你家娃今天遇到一件有趣的事情想要讲给你听是一个意思。那时候没文字(你家娃也还没学会认几个字),原始人只好画,这个最直接,照着牛的模样模仿呗。原始人的洞穴入口往往很窄(防猛兽)很长(保温),所以他其实是爬进去的,也没灯,几米或十几米的隧道,大约要爬一分钟,也就是说这一分钟时间里他是在漆黑一片的环境里匍匐前行的。他没上过美术班,技术很烂,加上智商堪忧,等他爬到洞穴里屋篝火前,牛长啥样早给忘了,只记得有俩犄角一个大屁股,所以就画了一个抽象了的符号化的牛。这只牛是被加工过的,被他可怜的大脑,被黑暗狭长的洞口加工过的,跟现实中的那只牛是有差别的。是想象的。

我说这些什么意思呢:绘画,是用来描绘理想的。这理想和那现实之间,就差这十几米,一分钟的距离,几十万年了,愣是没有改观。

接着说你家孩子。道家认为,这个意识和潜意识啊,从人一出生开始,就彼此分离了。也就是说你家孩子天性里自带一种家族势能,龙生龙凤生凤生个老鼠会打洞。绘画属于人类集体潜意识,几十万年留下来的,如果你不加扼制,让这天性蓬勃发展的话呢,他将来自然就会成为一个画家,拦都拦不住。别说泼冷水,泼开水他都死不了,那他自然就会成为画家(吴冠中语)。艺术史上好些个这样的选手,譬如高更,一直搞股票,到三十多岁时有一天发现不对,自己的绘画天性一直在召唤他,于是就去当绘画大师了;另一方面,爱因斯坦也是这样,谁都没有想到一个专利局的三级技术员会提出这么颠覆的物理理论。没办法,你让爱因斯坦去住牛棚,他也照样提出相对论。天性使然,至于知识、技术和工具,他自己就会去学,比各种兴趣班教的要不知高明多少倍。

若是天才,自不必教。如果不是天才,普通人应不应该学画,学画的目的又是什么?或者说,学画,是要学习绘画的什么呢?从技术层面来讲学画的好处,。这里主要是想说一些不那么功利的观点。

学画是为了保留某种“不靠谱”的天性,如果我们认为答奥数题是“靠谱”的话。科学是1+1等于2,那么绘画(艺术)就是1+1等于什么都可以,唯独不可以等于2。等于2就不是理想了,就是现实了。理想不可以成为现实,理想作为彼岸总还是好的,非要把理想拉回到现实里来,就很要命。一句话,现实需要用理想去驱使,而理想需要用现实去落地。好比下棋,你要有一个全局的想象,但必须要一步一步来落实。

很难说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不是首先运用的想象(艺术的,潜意识的),然后再运用高超的运算能力(科学的,意识的)把它证明出来。请注意,科学是证明客观存在,而艺术是表达主观意象;毛泽东是个军事家,同时也是个很厉害很厉害的书法家,我在这里把书法视为一种绘画。很难说他打仗时不会调用书法里的营养——一种全局式的线性逻辑。用兵和用笔都有神,神在哪?神在不按常理出牌,又招招严谨落地。1+1首先不要等于2!

先学习“1+1不等于2”是儿童美术教育的核心理念,至于1+1最终没办法必须要等于2,他自己会在接下来的现实生活中慢慢去认知。只是很可惜,学习知识(意识)会渐渐地和天性(潜意识)慢慢分离,如果他幸运,在有生之年能够一直与自己的童年保持联系并最终汇合,那他就能够像毛泽东、爱因斯坦、高更、乔布斯、李叔同他们那样最终天人合一。这恐怕是美术教育本身更值得探索和挖掘的课题。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