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专业与情感语言螺旋递进

  • 发布时间:2017-07-07 08:54:59,加入时间:2017年04月25日(距今2594天)
  • 地址:中国»江苏»苏州:苏州市平江区苏站路564号
  • 公司:苏州小小青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青童馆,手机:18094259936

孩子的画,如果用好不好的字眼来形容,你就会已经掉到狭隘里了,因为画本身就是艺术,艺术的标准本来就多元,再加上是孩子创作的画,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如果要将孩子的画量化出个好坏标准来,那就意味着你要制定素质教育标准,想想这是多么艰难的事情,大家试想一下是不是这个道理呢?可能有的家长会提出质疑,比如说有的孩子画的就是好啊,我们再仔细琢磨家长这句话就可以推理出以下理由:孩子的颜色非常鲜艳(好看啊),孩子的造型画的非常准确(好像啊),孩子的画面非常的工整(好干净啊),孩子的这幅画线条多么的流畅(好熟练啊)等等,我们想想这些,都是一个一个孤立的点,这些点无意识的成为家长(成人)的评判标准,因为成人看画很容易带着偏专业的思路去理解,很少有家长去夸一副画面乱乱的画,也很少有家长求夸一副画面脏兮兮的画,也很少见到家长夸一幅画面颜色是灰糊糊的画面,这是为什么?因为家长用成人审美标准认为乱、脏、灰都不美,可是我们家长再往深入里想,假如孩子画的乱乱的是要表达龙卷风席卷了大地,画的脏兮兮的其实他(她)就像直观的表达垃圾场,满画面的灰色万一是今天孩子在幼儿园受了委屈心里不高兴,认为这个世界充满了灰灰的感觉呢?我们会忽然发现,哦,对,我们又以我们所理解的要求来衡量孩子了,罗曼罗兰说过:“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列夫托尔斯泰也曾表达过:“艺术不是技艺,而是艺术家所体验的感情的传达”。这里不是说技艺不重要,而是说在尊重孩子掌握技艺,扎实专业,夯实内功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释放和掌控情感,情感传递的越真挚,形成的共鸣越高,要求的技艺和专业也就更强,不断良性发展,孩子们画画便会形成“螺旋递进”。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