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台的历史悠久,古砚见证了中国数千年的文明传承。砚台藏家黄海涛介绍说:“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的研磨器在秦汉时期形成了通常意义上的砚。它兴于秦汉,盛于隋唐,卓于宋元,弘扬于明,精繁于清。汉代官砚的主流风格是‘神风、雄风’,神器在上、在庙,其给人的感受是御人、吓人。唐砚是宏丽丰腴的外拓张扬风格和饱满朴实的雄浑风格。以文人为主要受众的砚台从北宋起一直把握着砚的主流发展脉络。也是从宋代起,开启了石砚的天下。‘宋砚有线,明砚无边’,明代的砚式,大多还延续宋代‘规矩方直’的风格,但造型趋向宽敞浑厚。清代石砚雕制,造型拘谨,纹饰堆砌。”
砚台价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厚度、大小以及形制,进而考究其石质纹理,包括是否有青花、鸲鹆眼、胭脂火捺、金眼线等;而雕工也有讲究,明清砚台的雕工更好、更成熟,但是素工的文人砚有时候价位反而更高。
澄泥砚台价值鉴定收购,澄泥砚台哪里发现的多
本公司近几年对澄泥砚台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唐澄泥砚台--价格:RMB日期:
松竹梅纹澄泥砚价格:RMB日期:
八卦澄泥砚--价格:RMB日期:
清隨形鹦鹉澄泥砚配红木砚------价格:RMB日期:
清隨形鹦鹉澄泥砚配红木砚------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澄泥砚台市场成交的价格:
清抄手澄泥砚配红木砚盒价格:RMB日期:
清黑澄泥兔子形砚台价格:RMB日期:
五福堂印澄泥砚台价格:RMB日期:
八卦澄泥砚--价格:RMB日期:
猫形澄泥砚--价格:RMB日期:
按照制作年代的不同,目前在市场上流通的砚台大致可分为古砚和当代砚。古砚因有文人参与和历史价值而备受藏家追捧,当代砚则因与雕刻大师结缘而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2006年5月,“端砚制作技艺”被批准列入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歙砚制作技艺”也随之成为中国文化遗产的一种,被划入传统手工技艺的范畴。
该伏虎砚以一椭圆形包袱式紫檀木盒储之,盒面镌刻隶书“虎伏研”三字,盒盖内填金隶书御铭与砚铭相同,下有钤宝二,曰“会心不远”、“德充符”。盒内底镌刻隶书“乾隆御用”并“几暇临池”方印,均填金,雕饰十分精美,应为乾隆书房中蒙皇帝手泽的珍品。
无独有偶,就在去年底,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亚洲艺术品拍卖周中,一件清乾隆·御制澄泥虎伏砚,连同紫檀刻包袱纹盖盒,估价2万-3万美元,成交价则达到了142.65万美元(约合973万元人民币)。
为了使这一传统技艺得以更好的传承,蔺涛亲自带徒授艺。1996年,徒弟聂俊辉、蔺麦玲等开始跟随他从事“绛州澄泥砚”的制作。2000年增加了新生代学徒工30余人,使其制作技艺得以传承与发展。从2011年开始他们创建了“中国绛州澄泥砚文化园”及“绛州澄泥砚非遗展示中心”,积极探索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发展的新途径。
蔺永茂大师一生勤奋好学,奋发有为,硕果颇丰。青年时就培养了数百名美术人才;中年时在版画艺术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从1984年始,他与儿子蔺涛、儿螅解玉霞,一起研制开发绛州澄泥砚。1986年,创立了绛州澄泥砚研制所。由于澄泥砚技艺失传300多年,史志文献也无完整记录,一切只能从实践中探索寻求。从设计图纸、配方配料、雕塑雕刻到窑炉设计、烧制等,每一道工序均亲自动手、亲身参与,经过上千次的实验,终于掌握了各道工序的技术要领,使绛州澄泥砚这一国宝在1994年得以重新在世人面前崭露头角。
其材料取于广东肇庆高要县东南端溪之烂河山(又称斧柯山)因其“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摸之寂寞无纤响,按之如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且有不损毫,宜发墨的特点。自唐代问世以来,便颇受文人学士青睐。加上纹理绮丽,各具名目,加工技艺亦愈纷繁,地位越来越高,以致升到我古玩砚之首,长盛不衰。
歙砚其料取于江西婺源县(唐属歙州)龙尾山一带溪涧中,故又称之为龙尾砚。其石坚润,抚之如肌,磨之有锋,涩水留笔,滑不拒墨,墨小易干,涤之立净。自唐以来,一直保持其名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