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红宝石释迦牟尼佛像市场如何收藏价值怎么样

  • 发布时间:2018-06-24 09:04:29,加入时间:2017年03月08日(距今2642天)
  • 地址:中国»广东»广州:广东省广州市广州东站
  • 公司:广州艺术传媒,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林经理,手机:13702324140

咨询热线: :

古玩古董鉴定交易经纪人:林顾问

明宣德时宫廷造像

明宣德(公元年)

铜镀金

高18.5厘米

此像全跏趺坐在双层束腰莲花座上,头饰螺发,顶有高肉髻。脸形方正,神态庄肃。大耳垂肩。身着袒右肩袈裟,下身着裙,衣纹写实自然。左手置脐下,右手结触地印。莲座上阴刻"大明宣德年施"款。整体造型端庄,比例匀称,工艺精细,为明宣德时宫廷造像的典范之作。

明代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像

明代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像,高35公分,带木座,系典型的汉地佛造像形式:头部较大,宽额丰颐,面容沉静,神态安逸。顶饰螺发,肉髻饰于螺发前部。结跏趺坐,身躯健壮。左手作触地印,意为降伏群魔,右手结禅定印。身着通肩式袈裟,边缘錾刻精美的纹饰。给人雄浑庄严之感。

该佛像用料为黄铜,脸、胸、手和足均鎏金。鎏金呈橘黄色,闪闪发光。铜壁厚,上手分量重。仔细观察,在佛像的脸、衣服等部位能看到细小的长方形“补丁”。佛身打“补丁”是晚明时期铸造工艺的特征之一。晚明时期,国力渐衰。与明早期相比,佛像铸造工艺相对粗糙,所以在砂眼上面打“补钉”,以弥补铸造工艺的缺陷。其时鎏金较厚,看不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表层的鎏金渐渐薄了,“补丁”于是就显现了出来。这件佛像应为晚明时期的作品。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