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瓷器

釉质凝厚的哥窑花觚

  • 发布时间:2018-05-15 10:42:47,加入时间:2017年03月10日(距今2648天)
  • 地址:中国»广东»广州:广州市越秀区文德北路66号东方文德艺术交易中心A座
  • 公司:广州中艺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范总,手机:15521156978 QQ:2439907131

哥窑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稀世珍品,明代文献中记载的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历来受到收藏家、鉴赏家、考古学家等专家学者的重视和关注,对哥窑的课题研究从未间断且方兴未艾。然而迄今未找到确切窑址。哥窑瓷器非常珍贵,据统计,全世界大约有一百余件,远少于元青花的存世数量。

  哥窑瓷器的釉属于无光釉,釉层极厚,有的地方厚到了与胎的厚度相同的程度,使器物的外观圆润饱满。哥窑瓷器的胎体多为紫黑色、铁黑色或黄棕色,说明胎料中含有较多的铁质和其他金属杂质。宋代哥窑胎质坚细,瓷器口沿尖窄,厚釉在瓷器口沿不能存留,垂釉多在口沿边稍下处形成略微凸出之环形带,因口沿处胎骨略黯而被称之为“紫口”,此为宋哥窑瓷之一绝,尽管以后历代有许多仿宋哥窑,但在烧制上皆未能臻此绝艺。

  哥窑瓷器釉质凝厚,釉色沉稳,因其胎体中氧化铁含量较高,烧成时口沿处釉熔融垂流,釉层变薄,遂隐现酱紫色胎骨。

  用10倍放大镜观察,釉面布满了沟沟壑壑,可能这就是形成酥油光的机理。用30倍放大镜观察,气泡是典型的“聚沫攒珠”——密集的小气泡簇拥着稀少的大气泡。手指轻叩声音如木。远看器型很规整,近看总有说不出的缺陷,如平面不平,圆面不圆。盖因是手工所致。

  “哥窑器的胎色分两类,一类呈紫黑、铁黑、深灰、浅灰等色,有与官窑器的"紫口铁足"特征。哥窑器的釉色呈失透乳浊状,釉色以灰青为主,灰青、浅青的纹片多呈深黑色,从传世哥窑的釉面往往有不易觉察的缩釉现象,釉的下缘不大整齐,器表大多光素无纹。个别器底采用垫饼垫烧,足端无釉,器物圈足不太规整,器壁看似平整,用手触摸,微有高低不平的感觉,圈足端面较为平整,但不宽。”这段话与本器甚为贴切。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