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青铜器

2018年去哪里鉴定战国五山铜镜

  • 发布时间:2018-11-04 09:33:37,加入时间:2015年03月24日(距今3359天)
  • 地址:中国»云南»大理:无
  • 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无,手机:15800247368

流行于战国的铜镜有许多种,从纹饰类型上看,为流行且比较重要的当属山字镜和蟠螭纹镜。“山字镜”通常以纹饰中的“山”字数量命名。如三山镜、四山镜、五山镜、六山镜,其中四山镜常见、五山镜较少,三山镜和六山镜为罕见。关于山字纹的含意,有学者认为,这是刻四山形以像四岳,此代形以字。也有人认为,秦汉至今的山字,几乎没有变化,山在古代象征不动、安静、养物等,如同现代寓意福、寿、喜字一样,含有吉祥之意。以上只是玩家的推测和想象,其“山字纹”的真正含意还有待进一步考证。不过从纹饰构图看,其纹样似从商周青铜器上的钩连纹上移植而来。不论是几山镜,其山字都是斜向排列,且山字都是凹弧的宽条带,字上不施任何纹饰,只在地纹上饰细密的羽翅纹,疏密有致,相得益彰。但战国早期的山字镜较薄,厚度一般只有0.1至0.2厘米,中晚期出现了不1厘米厚的铜镜。述至此,感而叹:“五山楚式镜,二千五百年。勃兴信史载,铸工艺精湛。筑氏执下齐,铜锡合金坚。繁缛纹饰细,漆古绿锈斑。品鉴姊妹镜,悉知一公案。光亮弗须磨,天清明高悬!”

  中国铜镜由滥觞期到发展期、鼎盛期,再到中衰、繁荣、衰退,发展曲线呈马鞍状,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战国镜、汉镜和隋唐镜。这几个阶段或是在铸造技术上有创新,或是器形种类、纹饰内容及表现手法上独具特点。总的特点是产量大,铸造精美,风格不断更新,生动活泼。在青铜文化日渐衰落的大背景下,铜镜制作和使用上都呈现了一种繁荣的景象,不仅仅是客观上延续了我国青铜文化的生命,而且与世界铜镜文化比较来看,也具有相当深厚和独特的文化蕴涵。因此日本学者梅原末治在《古镜概说》中说:“以铜为主要成分的金属镜制作,在近东、南欧等古文化圈诸国早已存在,……但东亚以中国为中心的铜镜,其形态以及材质之精良、铸造之精致,几乎前者不可比肩;它与所谓鼎彝器的容器一样,是古代中国值得夸耀于世的一种工艺品,这也是明显的事实。”

现为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古器物部副主任兼金石组组长,硕士生导师,中国钱币学会理事,中国青铜器专业会理事,中国考古学会会员,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博物馆文物鉴定。

战国铜镜的制作特点是形制轻巧,多圆形,少数为方形。镜较轻薄,厚度在0.1~0.8厘米之间,直径一般在10~20厘米之间。镜纽多为细小的弓形纽,纽上也常有几道弦纹。纽的周缘常有圆形或方形纽座。圆形镜多为素卷缘,方形镜有较宽的边沿。

  该镜镜面微凸,打磨光滑,面积虽小,内涵丰富。镜背中心置三弦纹纽,可穿系。双重圆座纽的外围纹饰由地纹和主纹组成。地纹以细线条的羽翅纹衬映出粗宽的5个山字形主纹,层级分明,主题突出。5个山字均为倾斜状,围绕纽座分列。本来是回旋的、不相关联的5个山字,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相互联系的图案,布局巧妙,构图新颖,浅浮雕刻,精致可人。

  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专拍13方中国铜镜,时代涵盖了战国、汉代、三国、隋、唐,成交11方,8方成交价超过10万元人民币,其中2方价超10万美元。除上述唐代花瓣形铜镜外,编号911的隋/唐早期十二生肖纹铜镜估价仅6000至8000美元,12.25万美元拍出(约合83.14万元人民币)。13方拍品以战国和唐代制品所占比例大,成交价高,8方高价品中唐镜6方,战国2方。战国中晚期(公元前4至3世纪)透雕方形青铜镜背1.5万美元成交,战国晚期山字纹铜镜4.375万美元拍出。

  9月16日,纽约佳士得“思源堂中国青铜器珍藏”专拍后一件拍品——唐代花瓣形龙纹铜镜以超出估价数倍的33.85万美元成交(约合229.74万元人民币),创造了纽约市场近年中国铜镜拍卖纪录。

市场观察人士指出,“思源堂旧藏的这面唐镜估价4万至6万美元,已不能说低了,基本上符合当前中国市场中唐镜的行情。之所以能拍到33万多美元,说明近年国内市场铜镜行情迅速走高的事实,确实影响到了欧美市场。”

  铜镜既是实用器,又是精美的工艺品,历来为古玩收藏者所垂青。铜镜的铸造凝聚着民族艺术的精华,被誉为中国青铜器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战国五山纹青铜镜,一件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为研究战国美术史和思想文化史,提供了一份贵重的实物资料。此镜现藏于潜山县博物馆。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