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纪念章

清代长命锁哪里直接鉴定收购

  • 发布时间:2024-05-07 18:46:32,加入时间:2015年04月14日(距今3336天)
  • 地址:中国»香港»九龙:香港九龙大道3896号
  • 公司:香港微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陈先生,手机: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微信: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QQ: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关于佩长命缕的习俗,最早可追溯到汉代。据《荆楚岁时记》、《风俗通》、《岁时广记》以及《留青日札》等书的记载。在汉代。每逢五月初五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在门楣上悬挂上五

长命锁

色丝绳,以避不祥。到了魏晋南北朝时,这股丝绳被移到了妇女臂上,渐成为妇女和儿童的一种臂饰。不仅用于端午,还用于夏至。在当时,由于战争频繁,加之瘟疫。灾荒不断,广大人民渴望平安,所以用五色彩丝编成绳索,缠绕于妇女和儿童手臂,以祈求辟邪去灾,祛病延年。

到了宋代,这种风俗,继续存在。不仅流行在汉族民间,还传入宫廷,除妇女儿童之外,男子也可佩之。每到端午节前,皇帝还在长春殿亲自将续命缕赏赐给近臣百宫,以便他们在节日佩戴。宋代称这种五彩丝绳编结物为“珠儿结”、“彩线结”,可见其形制已较复杂,除丝绳、彩线外,还穿有珍珠等物,在当时京都等地的街市上还有不少店铺和市贩,专门以销售这种饰物为生。

到了明代,风俗变迁,成年男女使用者日少,通常用于儿童,并成为一种儿童颈饰。一般多用于小儿满周岁时,百索的进一步发展,就成了长命锁。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由于战争频繁,加之瘟疫。灾荒不断,人们用五色丝编成绳索,系于妇女和儿童手臂,以祈求驱邪辟灾、祛病延年、健康长寿。在南北朝以前,端午节系长命缕习俗已经在荆楚等地沿袭。

━━━━━━━━━━━━━━━━━━━━━━━━━━━━━━━━━━━━━━━━

亚洲私人收购部:朱 (号ID手机号:)QQ

亚洲私人收购部:朱 (号ID手机号:)QQ

━━━━━━━━━━━━━━━━━━━━━━━━━━━━━━━━━━━━━━━━

清末民初和合二仙银鎏金长命锁

社会主流的长命锁是以银材质为主要的打造素材,却很少给孩子佩戴其他贵金属饰品。这是为什么呢?一方面是银的使用比较广泛,在中国古代社会直接用作货币,在日常生活中流通以,取材很方便:找个银匠,把钱熔了就能做成首饰,还不影响继续当货币使用。

戴银质锁更多的是与银的特性有关:银本身对人体有保健作用,适合给体质娇嫩的孩子佩戴。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述道:银具有“安五脏、安心神、止惊悸、除邪气”等作用。也就是说,银可以避邪,帮助孩子排除掉体内的“胎毒”,帮助心智尚未健全的小孩安神。

文字多出现在正面,一般为“长命百岁”、“长命富贵”、“长发其祥”、“后生可畏”等字样。装饰的纹样图案大多錾在反面:多为麒麟、龙、虎、富贵牡丹、吉祥八宝、莲花蝙蝠、祥云瑞兽,以及一些相关的寓意吉祥的汉族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等等,十分的丰富多彩。

香港保利和上海电视台合力打造中国艺术品第一影视平台。大胆的创新,惊人的喜讯。敬请期待10月御藏的火热盛典。每一期仅限四个名额!您想让您的藏品闻名世界吗?您的藏品想上电视台吗?

不懈努力终究会有不凡的惊喜,AA中国艺海以傲人的成交额交出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2015年晋升排行前三位!2015年拍卖公司成交额总排名:第一名:北京保利,69场,总成交额万元;第二名:佳士得,19场,总成交额万元;

第三名:AA中国艺海 22场 总成交额万元,跻身中国十大拍卖公司排行榜。

我们香港保利拍卖有限公司大陆唯一征集总处:香港保利拍卖有限公司,会继续提高服务质量,打造更高级的拍卖平台,为彼此的双赢再创辉煌!

中国区艺术私人洽购部:朱  总   

┗━━━━━━━━━━━━━━━━━━━━━━━━━━━━━━━━━━━━━━━

清代人天花才子的小说《快心编》中就叙及这种饰物:有一个姓石的人家,四十岁时生得一子,夫妇俩“恐他难得长养”,特地将一块玉锁挂在儿子颈间,以后这块玉锁就一直佩在他身边,一直伴随到他长大成人。书中形容这块玉锁,被“琢得精巧绝伦,缕着双鱼戏水,暖润滑泽。”

作为中国独有的吉祥饰物,长命锁也颇有收藏价值。与瓷器、玉器以及书画等收藏大热门相比,收藏长命锁显得有些偏门。但其近年来强劲的价格走势,以及本身独有的吉祥色彩,使得长命锁收藏逐渐为藏家们所接受,收藏热度在不断升高。收藏长命锁,把玩的是中国独有的吉祥文化。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