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努力不夸聪明,夸奖的同时注意道德教育,除此之外,家长在夸孩子的时候还应该注意什么呢?
一、夸的事情要具体。
当孩子们给家长们扔垃圾、端饭或者干别的一些家务的时候,家长总会忍不住夸,“宝贝儿,干得不错!我家宝贝儿真棒!”但是这样的夸奖可能会给孩子造成一种模糊不清的自我意识,孩子们会觉得我好像很好,但是我为什么很好呢,是因为爸妈高兴了?还是因为我做得这些事情让爸妈觉得我是一个好孩子么?
孩子的世界是空白的,他接触外界,外界大多给出的只是一个结果反馈,至于这个反馈过程、反馈原因可能是不清楚的。父母的责任是帮助孩子认清这个过程,告诉孩子:“今天你帮妈妈拿鞋子,你这样做非常好!”“今天你帮妈妈扔垃圾了,知道体谅妈妈了,这样错很好。”如果这样告诉孩子,孩子会更明白以后应该怎么做,并有助于孩子形成自己的良好的价值观。
二、夸的方向远离讨好。
很对父母在夸奖孩子的时候,很可能脱口而出,“你这样做爸妈太高兴了!”或者是“你这样做,你们老师肯定很高兴!”经常这样夸奖孩子的父母可要好好反思一下了。这样的夸奖会不会给孩子造成这样一种思维模式:刚开始时,我这么做,爸妈、老师会高兴;可时间久了,他们会认为,因为爸妈、老师高兴,所以我才这么做。
很多孩子上中学之后,这样的思维会特别明显,尤其是在学习上。当问起:“你为什么这么努力学习呢?”他们的回答是父母希望我好好学习,所以我才会努力学习的。众所周知,学习如果只是靠外在动力,早晚有一天是动力不足,出现问题的。
怎么才能避免这种情况?从孩子小时候就不要给孩子灌输一种讨好父母、老师的思维,让他们明白自己需要的想做的事情,而不是仅仅去讨好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