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古董鉴定

  • 发布时间:2016-09-25 18:25:49,加入时间:2013年08月30日(距今4284天)
  • 地址:中国»广东»广州:广州市越秀区
  • 公司:布洛克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王先生,手机:18275999910 微信:vip955511 电话:020-18676633-555 QQ:642255537

古玩鉴定交易
电话;
:vip955511
邮箱

郎窑红、豇豆红和霁红这三种高温红釉对比来说,其中以豇豆红的烧制难度,在淡雅的釉色中有万千变化,清人洪亮吉赞其“绿如青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清代康熙朝晚期景德镇创烧的豇豆红釉属于色多变高温铜红釉,因釉面酷似豇豆皮的颜色而得名。豇豆红是各种铜红釉器物中最精妙的一种,也是清康熙时期铜红釉中的名贵品种。因红釉的深浅及绿色斑点分布在不同的部位,成品也有高下之分,上乘者称“大红袍”;略次者,釉色中含有深浅不一的斑点及绿苔,又称 “美人醉”或“美人霁”;下品呈色暗褐,称“驴肝”、“马肺”。豇豆红釉因烧制困难,故基本无大件器物,主要有瓶、太白尊、小盂、洗等文房用具。郎窑红釉是一种高温铜红釉,是由清代康熙时期江西巡抚郎廷极督理景德镇窑务时所创烧,故名郎窑红。郎窑红釉是在模仿明宣德宝石红釉基础上的一种高温铜红釉,因釉色浓艳,如初凝的牛血,故又称“牛血红”。郎窑红釉在高温下流动性大,器物口沿处因釉薄而呈现自然白色,底部釉厚色浓甚至釉凝成堆。由于施郎窑红釉的器物在底足处理上都有刀削外足跟的做法,所以在一般情况下红釉釉层不会流至器足或与垫饼粘连,从而形成独特的风格,有“脱口垂足郎不流”之说。郎窑红釉是以氧化铜为着色剂,经1300℃以上的高温还原焰焙烧而成。烧造过程中对烧成的气氛、温度等技术指标要求很高,烧制一件成功的产品非常困难,所以郎窑红釉瓷器在当时就很名贵,民谚有“若要穷,烧郎红”的说法。康熙时期的高温铜红釉瓷器主要有郎窑红釉、豇豆红釉、霁红釉三种,其中霁红釉系仿明代宣德红釉的品种,但红釉色泽多泛黑红,个别的较为浅淡鲜亮,色调都很均匀。此时的霁红器胎体坚硬细密,有的釉面有细小橘皮皱纹,有的因釉层较厚而呈垂流状,足边往往因垂流积釉而呈黑褐色。常见器形有僧帽壶、梅瓶、钵、盘、碗、高足碗等。或署官窑款,或无款。除用作祭器以外,也用作文房用具、日用瓷等。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