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发电机出租

  • 发布时间:2016-07-10 16:33:11,加入时间:2015年06月13日(距今3617天)
  • 地址:中国»广东»深圳: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井后亭社区
  • 公司:东莞市展沃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王小姐,手机:18162141038 微信:w18162141038 电话:0769-82654948 QQ:2830528535

+惠城发电机销售+惠城租用发电机+惠城发电机厂家低价+惠城发电机租赁(联系电话:王小姐,传真:)

展跃公司是一家专业的柴油发电机销售、出租、买卖、维修企业,自2003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柴油发电机行业,并建立设施齐备的维修装配工厂,配备了充足的原厂进口发电机零件仓库,公司下设有销售部、维修部、工程部、货仓部等部门,全方位的进行客户跟进及服务。

公司主要经营范围如下:
A、专业代理销售美国原装进口康明斯,成套生产、销售中美合资康明斯、英国劳斯莱斯、日本三菱、韩国大宇、德国奔驰、道依茨等世界名牌柴油发电机组。
B、专业维修保养康明斯、劳斯莱斯、三菱、卡特比勒、富豪、道依茨等各种世界知名品牌发电机组。
C、提供各种机组正厂零部件、滤清器、防锈液与发电机组专用机油(蓝至尊、加德士、美孚、壳牌等)。
D、长期收购康明斯、劳斯莱斯、富豪、三菱等发电机组。
E、长期提供30KW-1600KW各品牌,供年租、月租、日租。

为了感谢广大客户对我公司多年的支持,我公司将以诚信为本、薄利多销、贴心式的服务,不断改善,永绩经营!
 
展跃公司企业宗旨:以人为本,质为命,高素质的人才与优质的服务,在同行业中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并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时刻把握客户的需求,争取与科学同步、与时代同步!
 
适用范围: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工地施工、工厂限电、酒店、水利电力、矿山、桥梁、隧道、港口、码头、船厂、油田、市政建设等建设工程。
 
 
 
 
 
 
行业: 

 
 
 
 




 一百年沧桑巨变,一百年风雨兼程。

当晨曦与地平线轻触,朝霞与海平面相拥,惠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新的激情喷薄而出,发展的车轮涌动前行!

电力正是驱动这座城市百年发展的源源动力。

回眸百年历史

从小灯泡到大电网,电力发展见证惠州崛起

  时间是标注前进步伐的刻度。见证了电力与一座城市的百年相携。

1916年至2016年,惠州电力发展走过100年的风雨历程。

一百年前的惠东,一个电灯公司在这里成立,惠州人第一次亲眼看到了电灯。当时的他们没有想到,这个公司的成立竟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惠州电力工业的序幕从此拉开,电力文明的星星之火,在惠州这片古老的土地点燃。

一百年后,“电”已经成为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从第一盏电灯亮起,到现在的万家灯火,时间记录着惠州电力的发展印记。

历史不会忘记,从1950年建成投产惠州电力厂,到1961年惠州率先用上珠江电网电力;从1964年广东省电网延伸至惠州,构筑出惠州电网的雏形,到1978年惠州35千伏变电站增至15座,成为我市各县区主电源;从1995年我市建成粤东第一座500千伏变电站,到2015年惠州电网形成4座500千伏变电站互为供应、相互支援的主干电力网络……

百年岁月悠悠,惠州这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电力的支持。

惠州电力的百年发展,见证了惠州城市的崛起,并不断为这片投资热土优化软环境。

追忆峥嵘岁月

风雨征程六十年,惠州有了安全可靠的电源

  电是一种神奇而微妙的流体,它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穿越时空,来去无踪;它以神奇的力量改变我们的世界,魅力无穷。在惠州电力百年的辉煌与艰辛之间,在理想和责任之间,一代代惠州电力人用真情和服务连接广大客户。

自惠州首个电力公司成立之后,惠州城区、博罗县、惠阳县也相继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办了一些小型火力发电厂。那个时期,电力还是奢侈品,仅供个别商店、茶楼照明使用,用电水平低,电压不稳。后来因为战乱等原因,各个小型发电厂不能长期稳定生产。新中国成立前,惠州各地发电厂都是各自向用户送电,只有小区域配电网,并没有形成覆盖全市的供电网络。

新中国成立后,新生的惠州电力建设翻开全新的一页,惠州电力事业开始进入初步发展阶段,百废俱兴的惠州急需能引导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这时,惠州电力厂在1950年投产建成,向惠州市区政府机关、商店、茶楼和一些厂矿提供动力和居民照明用电。此后几年,平山、多祝、淡水等地都先后建设私营或公私合营火电厂。

1961年,广东省珠江电业局为解决东莞、增城、博罗等地区农村电力排灌设施的用电,在石龙建设了一座35千伏变电站,并成立石湾供电所,同步架设起博罗西片石湾、园洲、龙溪等粮产区电力线路。经当时惠州电力人的艰苦拼搏,终于赶在1961年寒冬来临前,让广大惠州市民用上了珠江电网电力。

1964年,省级电网延伸至惠州市,当时的惠州电力人发扬拼搏精神,建设起相关配套输变电工程,筑起惠州电网的雏形,从此惠州有了安全可靠的省级电网作为主电源。至1978年,惠州35千伏变电站增至15座,为当时惠州的工农业发展和居民生活用电作出了重大贡献。

时间来到1979年,改革开放如春风吹拂大地,改变了中国,影响了惠州。伴随着时代脚步疾速前行,惠州一路高歌奋进,经济快速腾飞对电力的需求亦不断增大。就在这一年,我市开始筹资建设多项事关民生的110干伏输变电工程,到1985年,我市110千伏变电站及配套输电工程覆盖全市,并开始逐年完善和向纵深延伸。

迎新世纪曙光

500千伏粤东第一站投产,700余公里电缆下地

  每当华灯初上,璀璨的灯光照亮了整座城市,为夜色下的城市缀上了动感魅力。百年艰辛沧桑,情系万家灯火。回首过往,惠州电力走过了百年的发展历程,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基础,源源不绝的电能给予人们希望。

随着我市七区域用电负荷的不断增长,“八五”、“九五”期间,220千伏秋长、三栋、东澎、义和、仲恺等变电站相继建成投产,惠州电力事业也步入了快车道。1995年,投资达4.2亿元,被誉为“粤东第一站”的500千伏惠州变电站竣工投产。该站作为广东省电网500千伏系统的第5个变电站,更是粤东地区的第一个500千伏变电站,是沙角电厂、核电站、抽水蓄能电厂及粤东电网电力交换的枢纽站,为粤东、惠州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电力,并进一步提高了电网供电可靠性。

惠州,向来以自然景观优势闻名,而“惠州蓝”更是让许多外地的网友所羡慕。“惠州的天空好干净,不像我们那里到处都是电线。”这是许多游客对惠州的第一印象。

让我们把时间倒退到1997年。惠州供电局接到配合城市建设开展供电设施迁移和改造的重要任务,当时惠州供电局领导班子提出了“以城市建设为契机,实施大规模架空电力线路下地”的设想。

这是一个大胆的设想。

彼时电缆化改造所需资金是架空线路模式的近十倍之多,城市供电电缆“下地”在许多省会城市都远没有实现,惠州作为一个地级市要大规模,实施难度不小。然而架空线路电缆化,将进一步优化城市环境,对于惠州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打造绿色生态旅游强市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边是预期美好,一边是现实困难,惠州供电局权衡左右,决定迎难而上。1997年,惠州供电人凭借步行街的建设,完成该片区的架空线路改造;1998年4月14日,城区桥西片区架空输变线路亦成功“下地”;1999年1月,我市首条110千伏高电压等级地下电缆施放完毕,实现南郊变电站与下埔变电站的联网运行;2000年,完成桥东片区架空线路改造;2001年,完成上排片区、下角片区架空线路改造;2002年,完成东平片区、古塘坳片区、惠州大道片区架空线路改造……随着时间不断推进,到了2007年,从商业步行街到仲恺大道、惠淡大道,惠州供电人用了10年时间将市区内主干道架空线路全部改为地下电缆,总共开挖电缆沟150余公里,铺设电缆700多公里,城市架空电缆“蜘蛛网”消失不见,更让我市的供电质量和可靠性得以进一步提高。

步入新世纪,惠州供电局的电缆下地改造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都走在了前列,成为全国大中城市中率先实现架空线路电缆化的城市之一,此后,惠州电网也开始书写“大电网”的新纪元。

书写大电网时代

供售电量破200亿千瓦时,跃升为华南供电大市

  惠州电力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历经百年的发展,一座座现代化的变电站,一条条飞架南北的电网交织于惠州大地,描绘着电网事业发展生机勃勃的画卷。作为惠州支柱性能源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 “先行官”,多年来,惠州供电局始终把加强电网建设、提高供电能力摆在突出和优先位置,履行社会责任,大力弘扬可持续发展,致力于推动电网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006年,惠州电网“1942”工程正式启动,计划在“十一五”期间投产1座500千伏、9座220千伏和42座110千伏变电站,相当于再建一个惠州电网。

步入“十二五”,2011年,全市电网35千伏及以上主变容量突破2000千伏安,达到2435万千伏安。同年,我市供电量突破200亿千瓦时,达209.66亿千瓦时,惠州成为广东继穗、深、佛、莞四大城市后,又一个供售电量突破200亿千瓦时的城市,一举跃升成为华南地区供电大市。

5年间,惠州供电局以电网规划建设适度超前地方经济发展为原则,加快电网建设和升级改造:投产了500千伏鲲宝线、惠茅线改造、海丰电厂接入等3项省公司重点项目,为解决粤东电源窝电及珠三角主干网的薄弱环节发挥重要作用;投产了220千伏雍园、鹿江、冯屋、荣田等5项省市重点项目,有助于解决惠州220千伏电网结构性问题,满足以惠阳、仲恺、博罗西部及大亚湾区域为代表的惠州发展热点区域的负荷增长,为上述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电能保障。

5年间,惠州供电人一改以往“重主网、轻配网”的规划模式,累计投入25.8亿元用于配网建设与改造,配网“卡脖子”现象和过载线路已基本消除,实现了配网与主网协调、同步发展,更通过不断加大城乡配电网建设改造,开展线路抗风加固改造,全力改造和完善农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助力。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