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锐减致洪水灾害(下)
接上章
长江干流湿地共5类20型,总面积561.69万公顷,湿地率9.99%。由于长江流域养育着全国33.7%的人口,因此,围垦、污染、过牧、基建和城市化占用的威胁影响处于高发态势,湿地受威胁影响大。
国家林业局此前公布的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近十年来,我国湿地面积减少了339.63万公顷,相当于减少了两个北京市的国土面积。
“基建占用和围垦仍然是目前我国重要湿地受到的主要威胁,受影响的湿地范围仍然占有较大比重。”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说。
张永利介绍,根据两次调查结果对比,近十年来受到基建占用威胁的湿地面积增加了10倍以上,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有些地方为了发展,不计代价地开发海景地、生态城;围垦占用湿地仍屡有发生,主要分布在沿海、大江大河及湖泊周边地区。
滨海湿地同样危局
原本应有的海洋湿地
近年来,《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多次到天津、河北等地的城市滨海湿地一带采访,吃惊地发现,沿海地区一个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生命支持系统——滨海湿地,正在与人类“告别”。
zui新研究显示,我国沿海地区快速、大范围的围垦和填海已造成滨海湿地面积锐减,8亿亩湿地保护红线即将被冲破,而这是维护中国基本生态安全的底线,包括提供水产品、淡水和防洪等。
“在中国所有类型的生态系统中,沿海湿地受到的威胁zui严重,但保护力度却zui小。”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湿地科学技术专家委员会主任陈宜瑜说。
陈宜瑜率领的研究团队曾历时18个月、耗资60万美元开展了“中国滨海湿地保护管理战略研究项目”。研究发现,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我国60%以上的天然沿海湿地消失,包括53%的温带滨海湿地、73%的红树林和80%的珊瑚礁。
海已经被钢铁水泥环抱
我国沿海地区人口占全国的40%,GDP占全国的60%左右。调查发现,从1950年到2000年,围垦和填海导致全国滨海湿地消失了一半。在2006年至2010年间,为了满足沿海地区的快速城市化和经济建设对建设工业区、港口和其他基础设施的需求,平均每年有近4万公顷的滨海湿地被围填。
(用良芯造好水,CILLY水丽转载自《第一财经日报》,图片来自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CILLY水丽中国运营总部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