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UPS电动汽车的充电站、充电桩等配套设备建设是值得期待的利润,一时间推动了大大小小企业竞相上马的局面,甚至有
些未获得汽车生产资质的农机公司也加入其中。从企业培育新市场的冲动来看,这本无可厚非,但站在产业乃至国家的战
略视角,电动汽车充电站商业模式的选择要慎重。
虽然全国范围内充电站建设已经启动,但电动汽车行业当下面临一个突出问题,即缺乏统一的标准。各家企业推行的
充电设备的技术标准与使用规格都不一致,哪一方的标准得到国家普遍认可,就可以获得巨大的利润。正因如此,电动汽
车市场“群雄逐鹿”的热闹景象背后,是利益各方对标准制定权的争夺,毕竟,制定权将决定选择什么样的商业模式。
2009年8月,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牵头下,一汽、上汽、东风、长安、广汽、北汽、重汽、华晨、奇瑞、江淮等国内
十家整车企业联合成立“电动汽车产业联盟”,并签署《电动汽车发展共同行动纲要》,开展联合制定电动汽车标准的准
备工作。在电动汽车领域,该联盟主要研究的即为插电式商业模式。当年年底,日产、浙江康迪与中海油、中国普天、浙
江天能电池有限公司等能源巨头达成合作协议,联合成立“中国纯电动汽车产业化推进联盟”,意欲扩大插电式商业模式
的影响力。
所谓插电式,就是电动汽车的电力耗尽之后找个插座充电,采用这种模式,用户一般需要比较长的充电时间;而所谓
“换电池”,则是当车辆电池耗尽时,客户将车开至充电站,更换另一块电池并结清前一块电池实际电量使用费用,这种
模式在操作上更具便利性,且车主只需要承担不含电池的车辆成本,购买价格更为低廉。
很明显,两种商业模式之争将引发一系列商业标准的差异。一旦国家决定要推行“换电池”模式的电动汽车,那就意
味着一部分的研发准备和商业化投入前功尽弃。这或许也可从一个侧面解释国家相关补贴迟迟未见出台的原因。
因此,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商业模式选择要慎重,无论终选择哪种模式,我们都应建立在自主掌控核心技术的基础之
上,都要警惕莫被深藏背后的外资所左右。毕竟,这是中国汽车业向质变发起冲击的全新起点,也是其能否真正实现自强
,进而引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关键路径。
长春:红火的充电站遭遇冷清的电动车市
经济参考报 宗巍
在长春市高新区硅谷广场附近的一处工地上,大批建筑工人和电力、汽车等行业的专家正在紧张施工,再有一个月左
右,东北三省第一座电动汽车充电站就将在这里投入运营。然而,与红火的充电站形成鲜明对比,新能源汽车销售市场却
格外冷清,偌大的“汽车城”长春找不到一辆在售的纯电动或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
充电站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
日前,记者来到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在高新区政府刚刚成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办公室,副主任马国增
介绍了高新区充电站建设的新进展和未来打算。
马国增介绍,作为首批获得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资格的五个城市之一,长春市规划三年内建成15个充电站和5000个充
电桩,高新区充电站是规划中的“第一站”。这座充电站占地5000多平方米,包括六个充电桩,一台100千瓦交流充电机和
九台200千瓦的交流充电机,可以满足不同电动汽车的充电、换电、维修、废旧电池回收等需求。此外,充电站内还将建有
吉林省电动汽车研发中心。
马国增说,该充电站是东北三省第一座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我们的目标就是将其打造成一个综合性、多功能的配套设
施。
根据长春市政府与吉林电力的合作协议,另外三座充电站也正在紧张筹建中。
“汽车城”上演电动汽车“空城计”
被列入首批试点补贴城市后,越来越多对新能源汽车感兴趣的长春人,开始四处打听哪里能买到一辆享受补贴的纯电
动轿车,然而他们得到的却是同一个回答,没有。走遍长春车市,也找不到一辆正在销售的纯电动或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
,而且这一局面至少会持续到今年10月份。
长春市比亚迪4S店的一位销售人员这样解释纯电动汽车为何迟迟不肯“露面”的原因:“比亚迪F3DM[综述 图片 论坛
]和E6早要到今年10月份才会进入长春市场。因为现在长春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正在建设中,厂家要按照充电设施的进度
,来规划销售网络的扩张。”
对于电动汽车上演的这幕“空城计”,一些消费者表示理解。长春市民潘燕告诉记者,她对新能源汽车情有独钟,但
是因为价格太高和充电设施不完善,一直犹豫不决。随着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出台,困扰她购车的价格因素基本得到
解决。潘燕说:“我看中的是比亚迪F3[综述 图片 论坛]DM,扣除补贴的五万元左右,价格上能够接受。现在担忧的是
充电站,如果没有便捷的充电设施,即便买了车也不方便。
3 制冷
工业级UPS对高温环境下的运行能力给予特别的设计考虑。元器件的设计不仅需要适应工业环境的运行要求,还应能承
受各种关键负载的变化。也正因如此,大部分工业级UPS都配备了可监控的冗余风扇系统。与此相反,商业级UPS则须运行在
空调的环境下。
某公司的工业级UPS采用了N+1冗余通风设计。即风扇冗余,运行中的风扇发生故障时,仍能正常工作。同时,还采用了
RPM风扇转速检测监控技术,当转速低于预设值时会报警,杜绝了由于风扇损坏致使UPS高温停机才报警的可能。另外,风道的
设计按照元器件对温度的敏感程度进行顺序冷却,通风方式为下进上出,自然对流,独立风道,热分流设计,再辅以高规格等级
和高冗余度的元器件,使其即使在40℃高温且无风冷的情况下仍能连续运转。
4 操作
工业级UPS系统通常是由现场的技术人员来维护的,所以需要能够做到模块级维修,因此机器设计必须考虑现场对关键部
件的隔离能力,同时准备充分的维修说明文档等。维修本身不仅需要时间,还要求在维修时,机器切换到旁路工作状态,工业
级UPS还必须具有比应用于机房环境的商业级UPS更强的承受能力。
工业级UPS系统在非冗余模式下的应用也很典型:有专用分配系统的电源模块,唯一后备便是旁路电源,电源模块也逐渐
趋向于更小。检测仪器与过程控制或关键PLC这些关键项都需要保护,以保证存储或保证现有状态不被丢失,因此系统下游的
受控部分所得到的保护电源就更少了。
大部分机房中的UPS系统都是冗余配置,不仅是为了保证电源自身的工作容量,并且能够在一组电源停止工作的情况下避
免对关键负载的损害。长期依靠旁路电力对于任何一个IT经理来讲都不是一个标准的操作程序,其危险太大了。而负责维修
这些复杂系统的技术人员则会以一个组件的方式处理这些事情,如现场隔离机器部件及更换备用部件,这样可以减少停机时
间并使系统更快地恢复,亦可降低数据中心的运营风险。
工作寿命
工业级UPS系统在设计时会加大元器件的设计余量,这样UPS系统在典型的工业环境运行中将有超过h的MTBF。但
有一些元件,如制冷风扇、DC电容器等元器件会降低使用寿命。甚至会低于保守设计余量。像发电厂等工业级UPS的用户,通
常会将UPS的使用寿命设定在20~30年内。石化行业的UPS的工作寿命大约为10~15年。
在商业级UPS市场上,UPS的型号会在5年内过时。而现代数据技术的变化也会使数据中心的寿命少于5年。对市场要求非
常了解的供应商,会将设计投入更多地集中在如何使商业级UPS价格更便宜、体积更小,效率更高的问题上。
服务方式
联系人:(王浩)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