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两季多发。中医学的伤风、重伤风、时行感冒属此病范畴。西医的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也与本病相同。
临床表现
鼻塞、流涕、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痠楚等。
诊断
以鼻塞、喷嚏、流涕、咳嗽、头痛、声重、恶寒、发热为主要诊断要点。起病一般在一、二天内。结合咽部望诊。若高热不退,注意区别其他疾病,以免错误调理。
辨证
1.风寒感冒
症见鼻塞,咳嗽,流清涕,痰稀,咽痒,喷嚏,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体痠重,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2.风热感冒
鼻塞而干,少涕或流脓涕,咳嗽声重,咯痰黄而黏,咽喉肿痛,头痛如裂,恶寒轻,发热重,有汗热不解,面红目赤,口干渴欲冷饮,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数而有力。
3.暑湿感冒
涕少或无涕,咳声重浊不扬,咯吐白黏痰,身热不扬,汗出不畅,肢体痠重,头昏重而胀,胸脘痞闷,纳呆,腹胀,大便溏泻,尿少色黄,舌苔白腻,脉濡或滑。
4.气虚感冒
鼻塞流涕,咳嗽痰多易咯出,心悸气短,汗出阵阵,头晕乏力,面色 白,或有低热。舌淡胖,苔薄白,脉浮或芤。
调理
1.治则:祛风散寒,宣肺解表,疏风清热,祛暑化湿,益气健脾,扶正祛邪。
2.操作手法及处方
(1)风寒感冒
a.背部肺俞穴点压,再以肺俞为起始向下沿膀胱经刮法至三焦俞止;
b.手太阴经上臂段刮法;
c.列缺、合谷、尺泽点压;
d.后头项部刮法。
(2)风热感冒
a.风池、大椎点压;
b.大椎与肺俞连成三角形施以刮法;
c.肩井穴拍法;
d.背部督脉、华佗夹脊划法;
e.双太阳穴同时点压,后施刮法。
(3)暑湿感冒
a.中脘点压,后守法;
b.两胁及脾之大络滚法或电动砭震振法;
c.小腿内侧砭震振法;
d.膈俞、三焦俞点压。
(4)气虚感冒
a.膻中穴点压,再以膻中为起点经鸠尾至上脘段划法;
b.背部足太阳经擦法;
c.命门、八髎熨法;
d.足三里、外关点压。
3.加减
头痛重者加痛部刮法;发热重加内关至曲泽拍法;流涕、鼻塞重加迎香点压;咽痛加天突守法。
砭萃网编辑,更多常见病调理方法可登陆砭萃网,也可咨询砭萃网客服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