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阳光蓄电池天前,4月27日,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刚发布关于编写国家储能产业“十三五”规划大纲的通知,称为加快推动我国储能产业的发展,做好“十三五”储能产业规划工作,受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委托,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将组织专家力量编写国家储能产业“十三五”规划大纲。
为什么要发展储能行业?
1、储能是未来可再生能源电网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
有利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削峰填谷,节约能源;有利于提高电网效率,减少或延缓电力建设的投资;提高突发事故的应对能力,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推进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节能环保。
2、储能技术进步催生电动汽车行业发展
电动汽车的发展得益于储能技术的进步,锂电池的广泛应用也使得电动汽车在近几年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目前包括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许多国家都研发出了使用不同的正极材料的新型动力材料。
储能行业市场空间?
目前储能产业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技术成本高、运营模式不成熟、经济性难以衡量是阻碍其产业化的主要原因。不过,国金证券研报称,储能产业在迫切的终端实际应用需求、随成本下降逐渐体现的经济性、强力政策支持三大驱动力下,未来2年内有爆发式增长机会。电网储能应用领域广泛,潜在市场空间达数千亿元。
关键环节: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的三大市场——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电动交通工具市场、工业与储能市场,其中前者一般称为小电池市场,后两者称为动力电池市场。2010 年以来,锂离子电池市场进入到了一个高速增长时期,电池价格的快速下降催生了庞大的市场需求。
动力电池包含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等。在众多种类的动力电池中, 锂离子电池因具有储能密度高、能量效率高、工作温度范围宽、自放电小、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在储能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质上说, 区别于只能使用一次无法循环使用的一次电池来说,动力电池是可以循环使用的二次电池。锂离子电池正在逐渐地被市场所接受,超越铅酸电池而成为新一代动力电池的标志。
齐鲁团队标的:
相对看好锂电与铅炭技术路线,建议积极布局锂电池与铅炭电池龙头企业、储能系统集成商,强烈阳光电源、圣阳股份、比亚迪,建议重点关注南都电源、雄韬股份、猛狮科技、科陆电子。
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安德烈·海姆(Andre Geim)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Kostya Novoselov)成功地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2010年,两人借着在石墨烯方面的创新研究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世界范围内对石墨烯的研究、应用和投资快速升温。
作为目前已知的世上薄、强度高、导电性好且拥有强大灵活性的纳米材料,人们对石墨烯在新技术领域的应用充满了想象。有报道称,鉴于石墨烯所蕴含的无限应用潜力,三星、苹果和谷歌公司开始积累各种与石墨烯有关的专利,未来的竞争之战已在实验室打响。
日前,央视《对话》栏目邀请业内相关人士,揭秘石墨烯的神奇之处,石墨烯对目前的产品有哪些颠覆性的改变-“石墨烯时代”究竟离我们还有多远-
石墨烯到底是什么-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忠范:其实石墨烯跟石墨就差个烯字,石墨大家早就知道。早年间的理论模型就是单层石墨,就是石墨烯。早在1947年,理论学家就做了这方面的事情。实验上,五几年、六几年、七几年都有人看到过类似的东西。为什么到2004年才真正关注石墨烯这种材料-我觉得这是需要勇气的。因为从理论上讲,早在70多年前,理论学家就预言真正严格意义上的二维材料是不应该存在的,它是不稳定的。石墨烯当然是一种二维材料。所以一般没有人逾越这个障碍,觉得这是不成立的。当然有人不信邪,不信邪的人拿了诺贝尔奖。
深圳市石墨烯协会会长冯冠平:石墨烯本身并不是会带来污染的物质。但是,也要注意到石墨烯粉体的制备功能,不同的制备方法是会产生污染的。像氧化还原的方法制备的石墨烯粉体材料,它本身用到强酸、强碱。强酸、强碱又是其他工业的原料。所以要把产业链设计好,不要把强酸、强碱变成污染物到处排放。
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副院长瞿研:石墨烯是一种二维材料,确实拥有很多优异的性能,但都是微观尺度的。问题在于如何在三维世界中,将二维的材料组合成三维的材料。目前为止,石墨烯在很多领域的应用只是添加剂,无法作为主材。目前纯用石墨烯做汽车恐怕非常困难。
石墨烯和未来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到底有多高-
刘忠范:石墨烯的导热性特别好。金刚石的导热性以前是好的,其导热率不到2000,石墨的导热率是1000多一点,而单层石墨烯的热导率是5300。石墨烯做发热材料、散热材料,如散热片、散热薄膜会有很好的用途。此外,石墨烯轻质高强,强度特别高,可以用做防弹材料、产品。关键在于能否将价格降下来。
石墨烯的导电性受环境影响较大,适宜做传感材料。一般的传感器利用导电原理,迅速反映电流、信号的变化。石墨烯做传感材料,能够反映石墨烯各方面的特性,导热性、导电性、表面积、力学、机械强度等等,相当不错。
石墨烯可以做保暖内衣,做散热片、加热器等产品,但若仅仅基于这样的用途,就不值得全世界去关注。所谓的战略新兴材料,代表了多种可能性。我建议投资方放眼长远,要布局现在,更要布局未来。
瞿研: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所做的新能源汽车、石墨烯电池以及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其实都是系统工程。新能源汽车充电跑1000公里,不是解决在负极做导电机的问题,也不是一个做锂电池,让车身更轻,也可以跑得更远的问题。这正是马斯克非常擅长的地方,做一个系统工程,从方方面面后做出一个完美的产品。其实苹果手机也是如此,仔细拿出来每一个技术似乎都不是颠覆性的。但把这些优秀技术,每一个都往前推进一点,然后做一个系统工程,终做出一个革命性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