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松下蓄电池总代理

  • 发布时间:2016-12-27 11:13:47,加入时间:2015年03月18日(距今3815天)
  • 地址:中国»北京»大兴:北京西红门镇招商大厦
  • 公司:北京金业顺达科技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15801565060,手机:15801565060 电话:010-57478027 QQ:1873354436

松下蓄电池怎样选择移动电源?
 
  移动电源今年火了,搜索移动电源的人越来越多了,那么就会有人问:移动电源什么牌子好?如何选择移动电源?今天我
 
们就看一下这篇文章,或许您就能找到答案了。
 
  经常混在行业圈,其实移动电源也就是那么一回事情,电芯+保护板+壳,这样一个移动电源就形成了!
 
  决定移动电源品质主要是有两大方面:
 
  一、电芯
 
  虽然我在前面写的文章中都曾屡次的介绍过电芯,但是未必用户明白,故在此我再描述一下,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移动电源
 
是采用18650和软包锂电池。18650是一种液态的锂电池,外面一层厚厚的钢壳包着,也有铝壳的,圆柱形。另一种是糊状的锂
 
电池,行业人士都称为软包,可以自定义各种各样的形状。
 
  16850的优点是:工艺成熟,容量大,据说大的一个可以做到3000mAh,如果单纯以电芯来论,那么18650是存在一定的安
 
全性隐患,前几年的笔记本电池爆炸就是案例。(注明:概率是很低的,同时保护板选好,是可以有效的降低安全性的)
 
  软包锂电池是根据长宽厚以一定的数学公式进行计算容量的!大的特点就是可以任意形状,这样可以凸显个性。目前市
 
场非常有个性的移动电源基本上都是软包做的。他的优点目前来说,和18650相比,安全性隐患更低,就是18650可能会爆,但
 
是软包大的问题就是涨包,燃烧。
 
  其实那个好,从长远来看,还是软包好!当然在此我不是说排挤16850,毕竟这种产品用了十来年了,技术是相当的成熟。
 
  附加:16850做得比较好的,是三洋,松下。软包锂电池比较出名的有ATL,比克,邦凯,比亚迪等等。其他的还有朗达,
 
力神,华粤宝,亿伟,豪鹏,曙鹏,美拜,海太阳,耀安等(注明,这是我还能记起来厂家名称的,并不代表全部,只供参考
 
 
  二、松下蓄电池保护板PCBA
 
  保护板主要是干几件事情,过充过放自动调节。我们用这样的一个比喻来说,一个人不吃饭饿过份了,和吃得太饱,是对
 
身体没有好处的。因此为了保证移动电源的电芯不至于到两种极端,所以保护板在设计上做一个保护措施,避免对电芯的伤害
 
。比如移动电源充满了,则自动关闭冲电,其实和手机那个充电器保护是一样一样的。
 
  此外保护板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转换率。比如电芯标称的5000mAh给用户的设备充电的时候,并不是完全100%转换的
 
。你1500mAh的手机电池,用5000mAh的移动电源充,理论上充三次多,但是实际上未必能充满。这就是因为电芯以及在这个充
 
电过程中的物体是有电阻的,这要消耗一部份。因此保护板充当了这个角色,尽可能的减少内阻以及优化的IC线路设计可以让
 
性能得到提高。具体的细节,这个需要IC或电子方面的知识。
 
  一个好的保护板,根据行业人士的介绍,好可以做到90%以上,而普通的则在80-85%左右。差的估计只有70%左右了。
 
  重量差距
 
  移动电源的外观和重量是不少用户选购时候首要考虑因素之一。漂亮时尚的外观不仅赏心悦目,也为日常使用增添了不少
 
的色彩。小巧的机身重量也相对较轻,便携性得到提升,用户在日常活动中就可以非常方便的进行携带,增加实用性。
 
  
 
商业化路途漫漫
加拿大Avestor公司也曾尝试过研发固态锂电池,终2006年正式申请破产。Avestor公司使用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分离器,代替
 
电池中的液体电解质,但一直没有解决安全问题,在北美地区发生过几起电池燃烧或者爆炸事件。
Sakti3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兼CEOAnnMarieSastry对外表示,Sakti3公司的固态电池采用薄膜沉积技术进行生产,这一技术也常用
 
于平板显示器和光伏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将电池劈成两半或者把电池放在高温环境里,但电池仍能继续工作”,在她看来,
 
Sakti3生产的固态电池在安全上已经完全可以放心。
但丰田并没有将固态电池技术作为未来新能源的唯一出路,就在此前不久,它对外发布了首款量产的氢燃料电池汽车。
“固态电池可能是未来电池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但也许不是好的。”上述新能源生产企业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包括燃
 
料电池、超级电容器、铝空气电池、镁电池在理念上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终,要看哪种路线发展更快、更接地气。”
或许,现在具考验的地方在于价格。据了解,液态锂电池的成本大约在200~300美元/千瓦时,如果使用现有技术制造足以为
 
智能手机供电的固态电池,其成本会达到1.5万美元,而足以为汽车供电的固态电池成本更是达到令人咋舌的9000万美元。
Sastry表示,固态电池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生产效率低下。按照Sastry的规划,Sakti3终将会把电池的成
 
本降低至100美元/千瓦时,不过,她并没有给出终的时间。
从理论的提出时间来看,固态电池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多年来,研发上的进展并没有想象那么快速。正如液态锂电池,在
 
上世纪70年代,相关的理念和实验认证就在齐头并进地推进,但真正大规模的使用,已经是20世纪末了。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