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多年来,工业废渣免烧砖在中国发展很快,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新型墙体材料之一,也是国家重点开发的节能利废建筑材料。它是以各种给工业废渣为集料,以水泥、石灰为胶结料,配以各种外加剂而制成的承重与非承重墙体砖,而以承重墙砖为主。目前各地开发的免烧砖90%是承重墙砖,其尺寸规格与粘土烧结砖相同,可取代粘土烧结砖,用于各种建筑墙体,对结束我国秦砖汉瓦时代具有深远意义。
免烧砖生产线的主要设备是免烧砖机,即俗称的免烧砖压砖机或免烧砖制砖机,是免烧砖生产线的主要设备。免烧砖生产线具有广泛的材料适用能力,能够利用多种材料制备免烧砖。广泛适用于采用各种工业废渣、矿尾渣(如粉煤灰、炉渣、河沙、石屑、石粉)等为原料的免烧砖制砖工艺条件下,无需烧结,自然养护、常温蒸养均可,所生产的成品免烧砖达到建材行业砖标准,是废渣综合治理利用、消除环境污染、节约土地资源、促进城乡劳动力就业、发家致富的理想设备。公司负责现场指导免烧砖机及其生产线的安装调试,用户接通电源即可进行免烧砖的生产,公司还将派专人对免烧砖机操作人员进行现场培训,确保项目顺利投产.
建海绵城市就要有“海绵体”。城市“海绵体”既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这样的城市配套设施。雨水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从而可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缓减城市内涝的压力。
对于建筑与小区,可以让屋顶绿起来,在滞留雨水的同时起到节能减排、缓解热岛效应的功效;人行道、广场可以采用透水铺装;有条件的小区绿地应“沉下去”,让雨水进入下沉式绿地进行调蓄、下渗与净化,而不是直接通过下水道排放;可将小区的景观水体作为调蓄、净化与利用雨水的综合设施。
城市道路是径流雨水及其污染物产生的主要场所之一,对城市道路径流雨水的控制尤为重要。人行道可采用透水铺装,道路绿化带可下沉,若绿化带空间不足,还可将路面雨水引入周边公共绿地进行消纳。
城市绿地与广场应建成具有雨水调蓄功能的多功能“雨洪公园”,城市水系应具备足够的雨水调蓄与排放能力,滨水绿带应具备净化城市所汇入雨水的能力,水系岸线应设计为生态驳岸,提高水系的自净能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