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粪翻抛机达到资源再利用
提到养猪场,很多人马上联想到污水横流、臭味熏天的场景,惠州市兴趣观光农场曾经也是这样。在世行项目的支持下,如今这座常年存栏量达4000头生猪的养殖场变得干净整洁。
2014年,世行项目率先在广东省内12家养殖场试点建设牲畜废弃物治理工程,世行项目提供65%的建设资金,剩余部分由养殖场承担。兴趣农场成为首批试点之一,耗资200万元建成了全套环保设施。据兴趣农场负责人张志强介绍,其废弃物治理工程采用了一套能源利用十分高效的技术流程,将猪场废水中的粪渣进行固液分离,固体干粪成为肥料,废水可用于沼气发电,处理后还可以作为鱼塘、果树等的灌溉水源。
上层养猪,下层堆肥,河源市东瑞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实施这种高床养殖新模式也是在世行项目支持下进行的。
猪场场长阮强介绍,猪舍分两层结构,上层使用漏缝地板养猪,除了空栏时清洁漏缝需要冲水外,其他环节都不需要用水;下层放置稻草等垫料,对猪粪、尿进行发酵处理,使之转化为有机肥料。猪粪翻抛机不定期的进行翻抛发酵生产出高质量的有机肥,环境改善降低了猪的发病概率,省了不少医药和人工成本。
据了解,世行养殖项目开展两年多来,四川巴中参加项目的猪场有93家,生猪存栏总量达91万头。第一批9个试运行养殖场废弃物处理系统运行良好,经检测各项排放指标达到四川省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我们希望高床养猪成为示范项目,带动一种更易于解决污染问题的生猪生产方式的转变。”世界银行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督查团团长、项目经理茹江说。茹江认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不能只盯着末端污染物治理,而应该推广先进的生产方式和工艺,升级改造整个生产过程来减少污染,从源头开始实现污染的最小化,同时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和农产品质量的提升,进而提高农民收入。
联系方式: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