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雨境,这次来的不是雨神萧敬腾,而是火爆了高端艺术圈儿的行为艺术装置
——“雨境”!这个艺术装置2012年在伦敦巴比肯中心展出时,有观众据称等了12小时;2013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时,引来了6万5千多名观众,纽约人民平均排队3小时;2015年,**登陆亚洲,第一站上海时,超过10万人来围观——只为一睹这场“雨”!
走进去一路都能看到房间里下倾盆大雨,但不会淋湿。但是屋中的雨和屋外的雨却完全不同,因为不管人走到哪里,都不会被淋湿,就好像是雨在躲着人一样。屋顶的感应装置能测定观众的位置,并控制他们头顶的区域停止“下雨”。这个设计的成功是得益于隐藏在房间里的无数3D镜头。3D镜头会监测游客的实时运动情况并及时地上传给控制系统,系统再控制雨水避开游客。
雨境互动体验装置,顶部利用50*50或25*25的感应模块搭建,配合传感器捕捉人们的动作,控制雨滴滴落,使得任何进入雨境的人,无论怎样移动都不会被淋湿。传感器利用一系列复杂装置和算法控制,下方栅格网状地板收集落下的水滴并利用水泵抽回上方,循环利用。雨境是一个融合奇幻与真实的独特诗意空间,营造了超现实的氛围,提供了与水互动的体验,它如同有生命一般,回应参与者的每一处微小互动。
雨屋”内的雨并非是一场平凡无奇的人工降雨,而是神奇的控制雨。而"“雨屋”"之所以能控制雨,在于运用“"3D跟踪摄像头”"随时监控人们的动作。它会把你的坐标以及游客的实时运动情况发送给计算机,再由控制系统关闭相应位置水管的电磁阀。
尺寸长10X宽15米,高2米5.
模块大小:50X50厘米/块,25X25厘米/块。
采用模块化设计,末端控制技术,解决耗时,好工,运输,搭建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