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璧是一种中央有穿孔的玉器,为我国传统的玉礼器之一,也是“六瑞”之一。《尔雅·释器》载:“肉(周围的边)倍好(中间的孔)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根据中央孔径的大小把这种片状圆形玉器分为玉璧、玉瑗、玉环3种。
玉璧是中国玉器中出现最早并一直延续不断的品种,是很重要的瑞玉,战国至两汉是玉璧的鼎盛时期,,花纹形式多变,饰纹种类极为丰富,使用范围大增,数量也属历代之冠。
考古发现,玉璧最早产生于距今约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的众多遗址、墓葬出土最多。这时期的玉璧由于受切割工具的限制,形制不太规整,有的留有切割痕迹,表面光素无纹。红山玉璧肉的边缘均呈薄刃状,良渚玉璧外缘薄,内缘厚。古玉璧由于年代久远,璧体有不同颜色的沁色、水锈和灰黑等痕迹。
明代玉璧数量较多,品类繁复,加工不精,玉质多为青玉、白玉,还有少量碧玉。器体大都比较小,常见凸雕蟠螭纹,也有饰谷纹和云纹者。乳钉纹颗粒圆而大,略扁,周围往往留有管形钻套钻的痕迹。明代玉璧主要为佩带之用
清代玉璧以新疆白玉、青玉为主,还有碧玉、墨玉,这一时期无论朝野都流行系璧。清代玉璧小型较多,璧身较厚,穿孔较小,并出现了中间带环套的双联璧。玉璧上的纹饰出现了几何纹图案、吉祥图案及人物图案,写实性较强。
一块古玉璧,首先要看它的整体造型,其次是看它的工艺技法,再次是看玉质沁色。伪制的玉璧,整体形象往往结构杂乱,比例失调,形体拘谨,生硬板滞,线条不畅,缺乏活力。工艺技术方面往往刀法生硬,刻画失真,或者刻意写实,却有形无神。在玉质沁色方面,玉色不纯,多为杂玉,灰暗枯涩。沁色浮于表面,不是无过渡色,就是色彩太新、太艳,或者位置太巧,沁得太有规律,层次单一,生硬刻板等。
良渚文化 玉璧 RMB
春秋 玉雕勾云纹壁 RMB
战国 玉雕勾云纹壁 RMB 68,828
战国 谷纹玉璧 RMB
东周 玉璧 RMB 46,013
请将图片与联系方式发于我们邮箱,我们会三天之内给您回复。邮箱
如需实物鉴定请先电话提前预约,我们会安排时间,安排专家鉴定。预约电话(:)
欢迎各位有古董的藏友们前来鉴定 交易
鉴定范围:陶瓷、字画、玉器、印章、钱币、木器、铜器等。
鉴定时间:上午9:30--12:00 下午14:00--18:00 需提前预约
精品陶瓷:各代窑口及各代官窑器,以宋五大名窑、元、明、清官窑瓷为佳。
翡翠玉器:古玉,明清和田玉,A级翡翠为上. 要求玉质佳、雕工精。
名家字画:古代及近现代名家书画,油画、水粉画及其他艺术形式不限。
杂项清玩:木牙雕、文房四宝,田黄,鸡血石,金银器等。
明清家具:种材质的硬木家具,以紫檀和海南黄花梨为最.好。
市场运作:马经理
电话咨询: (:)
QQ 咨询:
公司地址:杭州市萧山区市心北路与建设一路交汇处东方世纪中心10楼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