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底,超级畅销书《追风筝的人》的珍藏纪念版在中国问世。距它第一次在中国出版,已经过去了十年,这本书在中国卖出了五百多万册。而这只是它销量奇迹的一部分——它被译成61种语言,在全世界一共卖出了3200万册。
这一切都始于1999年的一天。当时,34岁的美籍阿富汗裔医生卡勒德·胡赛尼看到了一条:塔利班开始禁止阿富汗人放风筝。
胡赛尼的童年是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度过的。在当地,放风筝是很受欢迎的休闲活动,也给他留下了美好的记忆。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胡赛尼全家以难民身份移民美国,避开了此后阿富汗的长期动荡。为了更好地在美国立足,从小怀抱作家梦的胡赛尼,选择了当医生。
在此期间,故国的各种消息从不同渠道来到美国,在美国的阿富汗移民社会传播。胡赛尼也一直在关注这些消息。当知道连放风筝也被塔利班禁止后,胡赛尼坐下来,写了一个小故事。这就是《追风筝的人》的雏形。2001年,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发生,阿富汗成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两年后,《追风筝的人》在美国出版。作为第一部阿富汗人创作的英语小说,它引起了极大轰动。
迄今为止,胡赛尼一共写了三本书,三本书都与阿富汗有关。他说,希望这些书为人们提供从人性角度了解阿富汗的窗口。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他写作的初衷。
近日,腾讯文化对胡赛尼进行了电话采访。以下为采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