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眼里,是台湾的玩家和商人拉了紫砂和普洱茶一把,成就它们今日的辉煌。不过,可想而知,这种完全否认匠人的看法遭到了一干老票友和紫砂经营商的激烈反对。有位仁兄说,现在一些当代中国画家,拿着一支毛笔在纸上挥两笔,每平方尺便可以卖上十万元,在商业资本炒作狂热的前几年,像范曾、何家英、刘大为等画家的作品每平尺润格甚至被炒到几十万元,现在,就连一些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也被抬到每平尺上万元,紫砂匠人的开价跟他们只能说小巫见大巫,要说有什么价格扭曲的话,中国画市场才是典型。这个观点听起来貌似也有些道理。在宜兴,一个做壶的师傅,从工艺员,做到助理工艺师,再到工艺师,直到评上高级工艺师,才能参评省工艺美术大师和工艺美术大师,这个过程走下来,不仅时间长,而且越到最后,能够跨进去的人越少。很多做壶的师傅,因为有些硬件条件不过关,甚至连参评职称的机会都没有。这个话的意思是,在紫砂圈,要真正想混出个名堂来,并不比书画圈容易,比起某些一线画家来说,知名匠人的壶卖个8万元、10万元算不得夸张。
事实上,在商品经济时代,所有在真实交易中被炒到天价的商品,都是基于现实市场对这一商品潜在巨大的需求。具体到紫砂壶领域,高价成交的不管是一些象征资本式的作品,还是艺术水准和文化含金量都确实高于一个时代的作品,都意味着当下的购买群体对其现实的商业价值有了高度一致的认同。确如高先生所言,某些大师制作的紫砂真的谈不上有什么艺术性和独创性,这些盖上了大师印章的作品甚至还可能是其助手或者徒弟代工的作品,然而,只要它们真的是从这位大师手里流通到市场上的,就一定会受到资本的追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非常复杂,一方面可能是这个行业的塔尖资源确实存在严重的稀缺性,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在市场上起主导作用的商业资本对公众的价值判别体系形成了误导。
10万元一把的紫砂壶到底贵不贵,并不是由评论家来说了算,而是由愿意为它掏钱的人决定的。只要还有人接盘,这个价格就会一直维持下去。至于什么样的壶才能够真正代表这个时代的艺术高度,这才是我们的匠人、艺术家和评论家真正要去反思和负责的问题。
- ”杭州大汉国际艺术品展览有限公司是从事古玩艺术品征集、大型国际展览、保管、交流、销售的大型交易平台。
联系人:李佳飞(征集部)
咨询电话:
威信:a
公司网站:O网页链接
地址:杭州市萧山区市心北路与建设一路交汇处东方世纪中心10楼
征集单位:杭州大汉国际艺术品展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