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业内人士看来,手串热的动力首先来自其收藏门槛相对较低。刘先生在华林玉器城经营一家文玩店铺多年,感受到手串的确备受市民关注。“特别是那些对艺术 品、工艺品感兴趣,但资金与知识筹备都尚不丰厚的人,特别喜欢文玩手串。”在他看来,文玩手串风行与家具、瓷器、玉器行情稳定性欠佳形成了显明对比。“大 件艺术品价格高企,这几年行情不稳定,很多人望而却步,但手串等小件文玩入手门槛低,且价格区间广,几百元到几万元不等,更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刘先生 观察到,热衷于购买手串的多为年轻人。
“人们对艺术品的消费渐渐进入精神与时尚领域,这也是手串走红不可忽视的重要文化原因。”在刘先 生看来,尽管手串、佛珠在人们的消费视野中慢慢褪掉佛家的宗教色彩,但归根结底仍关联着精神与信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戴手串,也就意味着人们的消费与收藏 观念已渐渐带上精神与个性的色彩。而与此同时,手串又被人视作品位与时尚的象征,但凡时尚,就有跟风的现象。
所以,刘先生叮嘱读者,在购买手串的时候,除了装饰需要,不妨多从收藏与投资角度考虑,尽量入手一些品质较好、价位较高的手串。“当然,最需注意的仍是错买赝品。”他最后强调,专业知识筹备断不可缺。
文玩手串收藏发展史
珠串作为一种佩饰,在中国由来已久。在北京山顶洞人遗址的考古发现中,就出土了距今1万多年的旧石器时代原始人所生产的“珠串”。 直到魏晋、隋唐时 期,佛教在中土发展并兴盛起来,一种叫“佛珠”的宗教用品在寺院甚至社会上也逐渐流行。佛珠遂成为与本土珠串文化发展并行不悖的饰件及用品。
清代朝珠、宫廷手串将珠宝饰品的装饰功能与精湛的手工艺融合,选材上扩大范围,将多种珍贵材料运用其中,结合了玉石雕刻和花丝镶嵌工艺,最终形成具有时 代特色的宫廷珍品。仅选材方面,就有包括青金石、绿松石、碧玺、东珠、海蓝宝石、翡翠、水晶、玛瑙、琥珀、蜜蜡、珊瑚、伽楠香、菩提子、檀香、沉香木、椰 壳、砗磲、象牙、牛角等数十种材质。由此看,佛教的念珠自然是与此不能比拟的。
随着清室的衰败,手串因其材质、色泽、雕工的精美而从深宫中流散到民间,成为文人把玩的高雅之物或是互相馈赠的礼品。民国及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各种社会原因,手串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断档的情况。
改革开放后,包括手串在内的各种文化事业都处于复苏的萌芽阶段。大约12年前,北京卖佛珠、卖手串的市场尚未形成,所有佛珠只有在一些寺庙里和佛具商店里才能看到,种类也少,购买手串的都是一些信佛的徒众,没有人买来拿着玩儿。
要说到文玩手串市场的热度升温,还得从2003年的“非典”时说起。在那段时期,一种具有被赋予驱魔辟邪且具有保健功效、焕发香味的绿檀手串被大家关注起来。之后,随着“非典”疫情得到控制,绿檀手串的整体销量就走了下坡路。
到了2005年,“文玩”这个词逐渐被大众所接受,文玩手串的概念也自然而然地成了引领时尚的全新标志。由此,具有宗教意义的朴素佛珠慢慢转变成了民间所追捧的集文化、把玩、财富三者为一体的文玩手串,完成了佛珠—朝珠—宫廷手串—文玩手串的蜕变。
综上所述,文玩手串滥觞于上古的串珠,后又以佛珠为祖、以清代朝珠为宗,以宫廷手串为直系流派,一脉延续下来,已经与佛教徒仍在使用的佛珠迥然不同,质的演变使其更加世俗化了。
- 杭州大汉国际艺术品展览有限公司为你提供最专业的服务,创造无形和有形的增值空间,是您选择的交易平台。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