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碧珊(1874年一1930年),男,字"辟寰",号"铁肩子", "珠山八友"之一,中国陶瓷美术大师。堂号晴窗读书楼,江西省余干县人。清末秀才。科举废除后,在余干县从事教学,后来到景德镇瓷业学堂任教习,于是一面代人书写瓷字,一面功习鱼藻画技。从笔墨特征来看,邓氏的鱼藻瓷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邓氏画水藻以艳黑勾描,色料有深有浅,有浓有淡,一丛一丛相互交叠,层次丰富又不杂乱,而模仿品的勾描平均,少复笔,水藻穿插概念刻板,勾描之笔韵不具邓氏个性,尤其是起落笔法与邓氏之差别一看便知。
二是邓氏画水藻好用水绿在施有玻璃白的粉底上进行浓淡积染,讲究深浅变化,而模仿品水藻染色时玻璃白打底淡薄,故染色层次少,颜色单薄,没有重叠层次,少厚重感。
三是邓氏画水藻染色时注重冷暖变化,水藻的中心部位和密集处染色以大绿之类的冷色凋为主,从水藻中心部位到边缘处,渐次由大绿过渡到草绿或赭绿的暖色调,而模仿品往往在色调方面,难以做到如此微妙之变化。
四是邓氏的"鱼藻图"上总是两三尾游鱼,鱼背色调黑重,渐次向鱼腹处淡去,层次微妙。然后在料色未干之时,以点画之笔穿插画鱼鳞,细腻之致,夺造化之工,得其形也得其趣。曾有人问其画鱼秘诀,他一言以蔽之:"游而不散。"而模仿品所画之鱼少精微层次,并用扒笔剐画鱼鳞,以后人画鱼之法硬套在仿邓氏的作品上,张冠李戴。
五是邓氏的鱼藻图上总是数点浮萍,不事波涛,也无潋影,厚不因多,薄不因少,笔精墨妙。而模仿品不甚经意,少而无韵,疏而无神。
征集范围:
一:瓷器:高古瓷、宋代瓷器、元明清等瓷器
二:玉器:高古玉、明清玉等;
三:字画:古代字画、近现代字画等;
四:杂件:翡翠、田黄石、鸡血石、青铜器、牙雕、印章、木器等精品
张经理:zrx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