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真假怎么鉴定
随着房地产业的寻们发展带动了园林石雕页的兴起,但是最近却出现了不少假冒的石雕产品。假作真时真亦假,其实,石雕佛像鉴定其实也是有规律可循的。这里佛教文物鉴定专家金申将告诉您常见的佛像作伪手段,带您寻找石雕佛像鉴定的基本规律。
还原历史环境判断石雕佛像真伪
鉴定石雕佛像的真伪,可以从造型样式、质地、工艺制作等多方面进行。除了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方法以外,还要从作品的历史环境来设身处地地想问题。
据中国石雕交易经纪人1介绍,实际上,有些伪作不用从外表判断,仅从复原它的历史环境便可判断。如上海博物馆陈列的一件石雕吹箫伎乐人物,标明为唐代,高约 40厘米,外形上与唐俑似是而非,就算是唐形吧,但致命的问题在于它是一尊可以从各个角度独立观赏的单尊石雕。按常理,若是石窟中的某个伎乐天人残件,这件雕塑还能成立,但请工匠雕这件东西是要花钱的,有谁愿意出钱单独雕个歌舞班的吹萧像供在家中欣赏?
真品伪款现象值得警惕
伪刻石雕佛像年款是近些年鉴定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伪刻年款就是将出土的无字古代铜、石佛上加刻早期的年款,以冀善价而沽。典型的真品石雕佛像而加刻伪款的一尊石雕佛像,是现为台湾收藏的所谓梁太清二年(548年)金铜佛立像,确是真品,应是东魏时代山东风格的石雕佛像。但其刻款字迹浮浅,刀工软弱无力,根本体现不出北朝时人以刀作笔、入木三分的气势,且鎏金部分也有人为腐蚀痕迹,如此分析很可能是在东魏时代的石雕佛像上后刻的伪款。
石刻佛像上此类伪款也不乏见,如首都博物馆收藏的所谓北魏太和七年(483年)一佛二菩萨像,诸种特征可证是公元6世纪末北齐至隋朝时所造。石造像本身是真品,但刻款却为太和七年,提前了近百年,实与时代风格不符。另外,款识的字体、雕刻方法、异体字与简化字、避讳等方面都可以成为判断石雕佛像真伪的一项依据,值得重视。
古玩经纪人 电话: :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