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清水混凝土的拆模和养护
混凝土在同条件下的试件强度达到3MPa (冬期不小于4MPa)时拆模。不同的混凝土结构和不同的混凝土,相关规范都规定了拆模时间,清水混凝土的拆模时间除了依据相关规范外,宜晚不宜早。如果拆模早,混凝土结构表面的水泥水化少、强度低,不但影响混凝土表面的光亮度,还易产生表面裂缝。一般情况下,规范有要求时,拆模时间不应早于规范要求的拆模时间,规范无要求时,拆模时间不早于24h。
4.5 清水混凝土表面修复
尽管从模板加工、配合比设计到施工控制各个环节来保证浇筑后的混凝土色泽自然光洁、线条平顺优美,但因为施工中不可预见的因素较多,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直接影响清水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导致色差、毛细裂缝、砂痕、气泡、花斑、蜂窝、麻面等现象的出现。为此必须通过细致的修补外观缺陷来还原清水混凝土本来的自然美。
修补时应配置同混凝土浆体颜色一致的修补浆体,均匀涂抹于混凝土表面(必要时浆体掺入适量的建筑胶水,或在需修补的结构体表面涂刷建筑胶水,以增加粘结力) ,利用混凝土前期强度发展的水化热过程进行养生,使修补浆体同混凝土主体部分结合为一整体,达到色泽一致的效果。修补时应注意:
a1浇筑主体一般只是局部区域出现色差、毛细裂缝、砂痕、花斑或粗骨料透明层等外观质量问题,但浆体修补时应是主体的整体协调修补,避免在修补部位与未修补部位间出现色差,影响美观。
b1修补前应注意在毛细裂缝、砂痕、花斑或粗骨料透明层出现的地方用钢丝刷刷去砂粒和松散浆体,并用清水冲洗干净,避免修补后的浆体与整体分离形成裂缝,甚至脱落。修补后迅速用塑料薄膜将主体整体覆盖,并用透明胶密封,利用混凝土本身强度发展时产生的水化热过程进行养护,确保修补后的浆体不与主体本身产生分层脱皮。
4.6 透明保护膜的涂刷
全部施工完成后,可在清水混凝土表面涂刷一种高耐久性的且在常温下固化的氟树脂涂料,以形成透明保护膜,它可使表面质感及颜色均匀,从而起到增强清水混凝土耐久性并保持清水混凝土自然纹理和质感的作用。
5小结
为了提高清水混凝土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从清水混凝土施工要求、原材料的选用、配合比的设计、施工中模板和脱模剂选用、清水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过程控制、拆模和养护的控制、清水混凝土成品的保护、清水混凝土表面修复、透明保护膜的涂刷等,全面考虑,终将各种因素对清水混凝土的影响降到低,完成满意的清水混凝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