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条 副研究馆员评审条件
1.专业理论与能力
(1)系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对本专业某一领域有较深的研究。
(2)熟悉相关学科知识,了解本专业国内外发展动态。能结合实际提出影响本地区、本系统或本单位档案事业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3)掌握本专业有关的法规、标准规范,能够运用新技术收集、处理和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具有较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和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并正确解决业务工作中的疑难问题。
2.工作经历与业绩
任馆员以来,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参与制定本地区、本系统或本单位有指导意义的业务标准规范、科研计划或发展规划并有效组织实施。
(2)制定较为完善的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工作制度和方案并组织实施;熟悉馆(室)藏档案、资料和各种检索工具,能完成档案咨询服务工作。
(3)完成正式出版的档案史料或参考资料的编辑任务,本人累计编纂10万字以上。
(4)主持或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档案陈列或展览的设计、编辑任务。
(5)根据岗位工作内容,独立完成本单位认可的定性定量分析报告(3000字以上)1篇以上。
(6)获得河南省档案专业“十百千”人才工程优秀人才称号。
3.研究成果与奖励
任馆员以来,应具备下列条件中的第(一)条和其他条件中的1条以上:
(1)在CN刊物上独立发表本专业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3篇以上,其中有1篇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
(2)正式出版较高水平的本专业著作,本人撰写6万字以上。
(3)参与并完成省(部)级以上本专业纵向科研项目1项以上(限前5名)。
(4)主持或参与本专业科研项目,获省(部)级三等奖以上科技奖、社会科学成果奖、优秀科技成果奖的主要完成人,其中,省(部)级二等奖以上限前7名、三等奖以上限前5名。
(5)主持或参与本专业科研项目,获省辖市(厅)级二等奖以上科技奖、社会科学成果奖、优秀科技成果奖的主要完成人,其中省辖市(厅)级一等奖以上限前7名、二等奖以上限前5名。
(6)本专业学术成果,获省(部)级二等奖以上1项或省辖市(厅)级一等奖2项的第一完成人。
(7)取得本专业相关的专利(实用新型或发明专利)或著作权1项以上。
(8)连续从事档案工作20年以上,受到省辖市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表彰。
4.破格申报副研究馆员的人员,任馆员以来,应具备“专业理论与能力”条件、“工作经历与业绩”条件2条以上、“研究成果与奖励”中的第(一)条及“研究成果与奖励”其他条件3条以上,经同行专家评审达到副研究馆员水平。
[实用新型] 一种便于学生管理的档案储存装置
一种便于学生管理的档案储存装置,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底部设有若干支腿,所述支腿之间设有移动调节装置,所述移动调节装置包括一级支撑杆,一级支撑杆位于右侧支腿上,一级支撑杆的左端连接有一级锥齿轮,所述一级锥齿轮啮合有二级锥齿轮,二级锥齿轮固定安装在一级螺杆上,一级螺杆的上端与柜体的底部转动连接,一级螺杆的下端位于一级套筒内,一级螺杆与一级套筒通过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有干燥剂盒和除湿风扇,有效对柜体内进行除湿;利用螺杆与螺纹孔相配合,可以实现了柜体内空间的调整,方便适应不同大小的档案;设置的移动调节装置可以实现柜体稳定状态与移动状态的方便调整。
详情请咨询 王编辑: QQ
拨打热线 手机
邮箱
上班时间:周一至周六 8:30--12:00 14:00-18:00
请在上班时间联系我。
如何辨别是否是正规机构
进入国家工商局——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入相应的所在省市——输入企业全称或注册号——找到相对应的企业信息(正规的机构都是能在网上查询到对应信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