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晚期的青花瓷就是至正型青花瓷。元至正时期,青花的烧制达到了顶峰。越来越多的青花大器精品被生产出来。
从形制上,这时大中小型瓷生产齐头并进,特别是一些精美大器,明显增多,已经成为元至正型瓷的代表。
瓷胎淘练已精细许多,精品的胎骨比延佑型瓷胎要细嫩,颗粒状减少,随之,胎体上因胎土不净引起的鼓泡也有所减少。景德镇使用进口青料绘画的成为主流。
和延佑型相比,至正型最突出的特点是不仅大大增加了绘画的题材,而且绘画技巧也达到了历史的顶峰。这时元青花大器的绘画有几大特点。
1、满绘器身,层次繁多。七—九层纹饰为常见,有时多达十几层。
2、绘画文饰突出佛教、道教文饰和中华民族历史故事。均是传统的中国文饰。有人误把元青花说成是伊斯兰教徒定做,甚至伊斯兰工匠所为,就是忽视了这一条。伊斯兰教是严格一神教,不可能定做多神教的图案。松竹梅岁寒三友历来是我国绘画之传统图案。缠枝花卉图案本是藏传佛教的图案,池塘鸳鸯本是佛教图案中的同命鸟,皇上之所以可以赐与寺庙这类题材的器物,当然不是让僧侣谈情说爱,而恰恰因为这些本身就是中国佛教图案。元青花中的龙在中国是神圣的传统图案,而在伊斯兰的教义中却是作为魔鬼而存在的,伊斯兰教徒们怎么可能定做这一些违反教义的图案呢。这些我们民族的传统纹饰反映了中华民族多神教共存的现实,和伊斯兰一神教的教义是格格不入的。在那个时候即使送到了中亚伊斯兰地区,也只是为当地的蒙古贵族所使用,更谈不到伊斯兰教徒到中国来定做违反他们教义的东西。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