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之始,雕塑为先,此最古最重要之艺术,向为国人所忽略。先人梁思成先生发出如此感慨!我国的雕塑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东北地区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等诸多遗址出土的一些动物和人物捏塑,造型已相当准确,甚至已出现了夸张的表现手法,显示出我国古代工匠丰富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由于雕塑的起源最早来自于生活用具和原始宗教崇拜,自商至春秋战国,从陶器装饰到青铜、石刻雕塑再到瓷器雕塑,清晰地展示出雕塑由器具陪衬阶段发展到一门独立艺术的过程。每当提起我国雕塑,一般必提及魏晋南北朝及秦汉、唐代,至于造型必言曹衣出水或吴带当风等式样,而对于我国宋代瓷塑发展的研究却很少有国内外学者去涉足,往往把宋代雕塑视为衰落期,这是不符合事实且不公平的。在我国历史上,宋代是我国封建文化发展的最.高阶段,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宋人推崇儒道哲学精神,儒道哲学尊天命,崇尚自然,受其影响这时期雕塑表现手法飘逸、庄严、典雅、淳朴、淡泊、天真、稚拙。这时期的人物瓷塑极为工细,以现实人物为蓝本,通过人物外貌的不同表情结合冠帽服饰和道具配备的各异,着力刻画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并一反晚唐臃肿夸张、比例失调的弊病,造型多取材于生活,更忠实地体现人间的喜怒哀乐,即使佛教雕塑也力求以现实人物为原形,在形象面貌和肌肤的刻画上显示出俗界人物的美和力量。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