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亦文玩:传世上品“官釉花口洗”
北宋官窑是宋代著名瓷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乃宋徽宗因不满于当时现有贡御瓷器的瑕疵和缺缺陷,引入汝瓷及开封东窑等窑口窑系的制作精华,在东京汴梁,即今河南开封,按照自己的设计、亲自指挥烧制和创制的巅峰之瓷,其不仅是我国陶瓷史上第一个由朝廷独资投建的“国有”窑口,也是第一个被皇帝个人垄断的瓷器种类。
北宋官窑传世品很少,十分珍稀名贵,形质与工艺与汝窑有共同处。器多仿古,主要有碗、瓶、洗等。胎体显厚,胎骨深灰、紫色或黑色,釉色有淡青、粉青、月白等,釉质莹润温雅,尤以釉面开大裂纹片著称,不同于南宋官窑和汝窑及龙泉窑瓷器。底有文钉烧痕,有“紫口铁足”的特征。
官瓷对釉色的追求与完善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其釉质肥厚,瓷无修饰,主要以釉色之美、纹裂之俏,去追求艺术上至高至上的大境界。在烧制过程中,按器形的要求,北宋官窑对汝窑的支烧法加以改进,增添了垫、支垫结合的烧法,器物受力更均匀,使得胎骨也更坚挺,从而为釉质更趋淳厚、匀润创造了条件,真正达到了肥若堆脂,抚之如缎似玉的,攥之仿佛出油的艺术效果。
北宋官窑当时专供宫廷使用,产量少、烧造时间又短,以传世作品少,令人惊叹的纹裂美著称,因其稀少神秘至今考古界也有人否定它的存在。清代陈浏在《陶雅》中赞美道:“宋官窑者绝不经见。世人罕能识之者。”收藏爱好者一生能得见一件亦是幸事,宋官窑瓷器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投资空间。
宋代五大名窑“官、哥、汝、定、钧”之一的官窑古瓷,在近几年的交易市场中表现不俗,价位一直在往高处走。2004年6月28日,一件直径8.4厘米的宋官窑圆形洗以26.4万元成交;2005年8月13日,一件高9.8厘米的官窑贯耳瓶以638万元成交;2005年12月12日北京一件宋官窑花口盘以528万元成交。2008年4月,香港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春季交易中,一件“官窑粉青釉纸槌瓶”以6753万港元成交,创下当时的宋瓷世界交易纪录。
本公司最近有幸征集到一款传世佳品“官釉花口洗”,藏品高:6.5cm,口径:14cm,底径:6.5cm。花口洗又称菱口洗、菱花洗,葵式洗,海棠洗,笔洗式样之一。造型通常为5至10个花瓣形,洗壁向内斜。藏品为五瓣花形状的笔洗,沿着高低起伏的花瓣形口,腹壁亦做出凹凸的棱线,是宋代官窑中常见的窑制品式样之一。其外形别致,堪称清籁幽韵,趣致拔俗,令人畅心悦目,富有艺术感。
“官釉花口洗”通体施灰青釉,釉面光亮并有大开片,洗壁凸起不规则冰裂纹,足边沿为铁褐色。整体规整对称,富有宫廷气势,高雅大气,一丝不苟。釉质莹润凝厚,釉面沉重幽亮,釉厚如堆脂,温润如玉。釉面多层反复细刮,釉光下沉而不刺眼,纹理布局规则有致,造型庄重大方。
藏品的釉面开片,这是因胎、釉受热后膨胀系数不同产生的效果。得益于其独到的工艺,所开片纹极富节奏感,如水波粼粼,晶莹剔透,开片不仅流畅,且小器也可开龟背大片,纹如鳝血或如冰裂,产生出令人惊叹的纹裂美。行内人士称此为上品,如高濂在其《燕闲清赏笺》中就说“(官瓷)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
此花口洗作品观之神韵内蕴、质朴无华,不独无什么精美雕饰和装饰,也更无什么艳彩涂绘,其完全凭藉自身釉色和幻放的纹片之美抵达其冰清玉洁、神韵天成的美学境界。此藏品乃世间少见佳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投资价值,是刘益谦收藏大家所说的“见一件少一件的精品”。线条简洁雅致,凸起的弦纹改变了造型的单调感,增强了器物的装饰性。釉色给人以凝厚深沉的玉质美感,是宋代官窑瓷器的代表作品。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