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瓷器

瓷器器型鉴赏之炉类

  • 发布时间:2016-12-10 09:24:03,加入时间:2016年10月17日(距今3221天)
  • 地址:中国»浙江»台州:浙江省温岭市锦屏大道6号
  • 公司:浙江御藏阁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陈经理,手机:13706550614 QQ:229917484
炉类  
进入封建社会后,人们不再把鼎当作礼器,而把它变为焚香用的炉。瓷炉始于东吴,宋以前均见无足香熏和托炉,宋代开始流行三足炉。 
 鬲式炉 
鬲本为古代陶制炊器,圆口,三空心足。宋代龙泉窑开始烧制,明永乐鬲式炉多
作虎耳,器体较扁,足呈垂乳状。 
博山炉  
盛行于汉、晋,系仿铜熏炉烧制。因其炉盖高耸,象征海上蓬莱三山,故名。使用时,燃香料于炉中,香烟从盖上镂孔冒出,有如云雾缭绕。汉代一般为陶质,南北朝时有青瓷博山炉。 
  
 
 
熏炉 
熏炉又名香熏,功用与博山炉相同,都是作熏香之用。瓷熏炉始于东吴,六朝比较流行,多有托盘;炉身大,镂孔,式样大方;唐以后摒弃了六朝带托盘的造型,
而把炉底改为三足或五足,也有作花瓣喇叭座的。小巧玲珑,式样很多都是为了适应当时贵族子弟“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的生活习俗的需要。 
曲足炉 
宋代的炉式之一。炉身折口,短颈,无耳,鼓腹,平底。足小而矮,外伸如s形。 
   
 
 筒式炉 
宋代始烧,炉身作筒状,上下部各饰暗弦纹数道,小足呈三角形。明成化时,炉身发展为鼓形,并饰以鼓钉纹。 
  
鼎式炉  
初见于宋,多仿商周铜鼎样式:立耳,直腹,柱足。元代青花鼎炉,造型新颖,纹饰华美,比例适度。至明嘉靖时,炉耳有小孔,腹部饰以火馅纹。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