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黄瓜流胶病如何科学防控?—龙灯生物溃腐康三合一
由于近段时间北方地区的持续连阴天,使得我国北方地区许多采取设施栽培措施的温室黄瓜问题层出不穷,特别是大范围的出现黄瓜流胶的现象。症状如下:黄瓜茎蔓流胶后,其上方逐渐萎蔫,直至死亡;瓜条流胶后,其商品性差,甚至出现畸形或软腐而无食用价值,轻者减产20%~30%,重者绝产,严重影响瓜农的经济效益。笔者认为,黄瓜流出的“胶”是黄瓜叶片的光合产物,是黄瓜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植株发病后,韧皮部的疏导组织被切断,导致光合产物溢出而产生流胶。因此要分清原因,对症下药,没必要谈胶色变。更不要被伪专家,卖药的蛊惑。
现将常见的几种黄瓜流胶病害的诊断及原因总结一下几点:引起黄瓜瓜条流胶的原因很多,以蔓枯病、菌核病及黑星病最为常见;此外,细菌性病害、生理性病害以及蘸花药使用不当也会引起瓜条流胶发生。
黄瓜瓜条流胶严重影响着黄瓜的商品价值,菜农朋友们不清楚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有时候用药后效果不佳,这是因为导致瓜条流胶的原因有多种,笔者通过近段时间的实践及实际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黄瓜流胶病害主要分为三大类:细菌性病害侵染、真菌性病害侵染、生理性病害及操作不当等原因引发,分别阐述一下:
一、细菌性病害侵染
细菌性病害侵染瓜条,一般是出现菌脓,然后瓜条出现水烂,并且发臭。黄瓜的细菌性溃疡病、缘枯病是经常造成瓜条流菌脓的主要细菌性病害。
症状表现:在瓜条上出现白色朵状菌脓,不易流淌,流脓处伤口不明显,与胶状物的区别是不易凝固,颜色一般为白色,而且能造成瓜条腐烂,变臭。纵剖瓜条内部发现坏死腐烂。
防治方法:叶面喷雾细菌性药剂,可以选择松脂酸铜、喹啉铜、中生菌素、氯溴异氰尿酸、春雷·王铜,等药剂,同时防止植株出现伤口,否则很容易感染细菌性病害;降低棚室内空气湿度。可以在连阴天的情况下在走廊及种植行内铺干的稻壳,降低湿度的同时还能增加空气内二氧化碳的含量,对提高产量也是有帮助的。
二、生理性病害侵染
生理性流胶病:主要是由于霜害、冻害、病虫害、雹害、水分过多或不足、施肥不当、修剪过重、结果过多、土质粘重或土壤酸度过高等原因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