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国画

请问一件大清乾隆青花瓷目前值多少钱?能卖多少钱?

  • 发布时间:2016-11-02 17:14:09,加入时间:2016年06月30日(距今3235天)
  • 地址:中国»江苏»南京:南京市江宁区菲尼克斯路70号
  • 公司:江苏文网,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陈先生,手机:15195789653 微信:chenming198818 QQ:1315129732

南方景德镇的青白瓷,龙泉窑的粉青、梅子青,建窑的兔毫、油滴,吉州窑的玳瑁、剪纸漏花等也都各具千秋。明清时期制瓷业更加繁荣昌盛,制瓷工艺又有了改革创新,出现了脱胎、半脱胎器及釉上彩与釉下彩相结合的装饰技法。

器形种类层出不穷,装饰技法与题材丰富多样,釉色更是品种繁多,色彩约呈,开创了中国陶瓷史的新篇章。瓷器根据釉色可分为青瓷、黑瓷、白瓷、彩瓷4大类。青瓷出现最早,烧制范围广,唐以前无论南方还是北方均以烧制青瓷为主。

早期青釉为石灰水釉,釉层薄而透明。宋代起普遍改进为石灰碱釉,釉层厚且不透明。如南宋龙泉青瓷,釉色青绿,光泽温润,有玉质感。黑瓷在浙江宁绍地区东汉时期已烧制成功,北方则比较晚。

瓷器真假辨别、市场咨询、出手与购买  联系人:先生 

黑瓷的主要着色剂是铁的氧化物,但其中微量元素氧化锰、氧化铜也起着重要作用。南方黑瓷氧化锰含量比北方高,黑釉呈深褐绿色或黑棕色,而北方黑瓷釉色漆黑且有光泽。白瓷最早出现于北朝,唐代已发展成熟,北方有些窑口的产品已达到胎薄釉润、光洁纯净的精品程度。

宋代北方白瓷除素面器,还有白釉划花、剔花,白釉下黑彩及白釉红绿彩。明代德化白瓷独具特色,其釉色纯白,有的隐现出粉红或乳白,光润明亮似凝脂,被称为象牙白、鹅绒白或猪油白,颇负盛名。彩瓷有釉上彩和釉下彩之分,釉下彩主要有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兴盛于元代,明代继续烧制。

清康熙时,釉下彩得到进一步发展,釉里红发色稳定,成品率大大提高,首创出青花、釉里红、豆青釉相结合的釉下三彩,色泽鲜艳,层次分明,艺术效果极性。釉上彩创烧于宋代,明代釉上彩已很发达,最著名的如成化斗彩、嘉靖五彩。斗彩为釉上彩与釉下青花相结合,是当时的一项创新工艺。

清代前期釉上彩颇多创新,烧制出釉上蓝彩、墨彩、五彩、金彩、扮彩、珐琅彩、素三彩及各种单色釉彩。这个时期彩绘、釉色并重,把瓷器装饰得更加美丽,使我国制瓷工艺达到顶峰。

清粉彩开光花鸟木棒瓶 450万 

清雍正 青花粉彩人物纹棒 379.5万 

清康熙 彩色刀马人物故事 308万 

清康熙 青花刀马人物大棒 287.5万 

清康熙 釉下三彩松竹纹棒 287.5万 

以瓷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挂釉、干燥、培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瓷器1300℃以上高温侥成,胎体烧结后呈白色或灰白色,致密坚硬,扣之能发出清脆的铿锵之声。胎釉结合紧密,釉层不易剥落,几乎不吸水。

瓷器源于中国,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即生产出原始青瓷,公元2世纪的东汉时已烧出比较成热的瓷器。经过南北朝、隋唐,制瓷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宋元时期制瓷业大发展,当时窑口林立,瓷器品种繁多,北方定窑的白瓷,耀州窑的刻花青瓷,磁州窑的白釉黑花瓷,钧窑的窑变瓷以其丰富的装饰技法构成了北方瓷器的独特风格。

瓷器真假辨别、市场咨询、出手与购买  联系人:先生 

粉彩瓷在雍正、乾隆朝达到鼎盛,《陶雅》中称赞“粉彩以雍正朝最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鲜艳夺目”。雍正粉彩瓷的呈色丰富多变,色泽明亮柔丽,彩料浓淡自然,粉质感强,鲜嫩璀璨,清雅秀美。在一件器物上用色达二十多种,同一种颜色又有浓淡深浅及阴阳向背之分,并且以油料调色,讲究彩料的层次变化,画面粉润柔和,突出画面的阴阳浓淡,富有立体感。

以传统题材为主,流行缠枝花卉纹、花鸟纹、人物纹、山水纹等图案,布局不满密,显得意境悠远。画面雅致宜人,而且谐音“蝠”(福)、“鹿”(禄)的图案亦多见,在花卉之间经常配以草虫等。装饰手法多样,流行“过枝”的画法,即盘、碗的图案从器身到器盖,或从器里到器外连续彩绘而成,常见有桃果、菊花、牡丹等过枝图案。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