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
清太宗皇太极与1627年在满洲继承太祖努尔哈赤之位,改元天聪,并铸老满文天聪当十钱。面文按左上下右顺序读,直译为“天聪汗之钱”,俗称“天聪汗钱”。背面铸老满文穿左为“十”,穿右“一两”,是仿明天启之记值记重制。直径4.4cm,重约22g左右。制作精美,边廓坚挺,品相优美,存世量极少。
天聪汗钱已很难得到,究其原因是因为当时后金所居的关外地带还存在实物贸易,而后金在战争中又掠夺了不计其数的财富,不需要大量铸造本朝钱币,后金铸币发行多出于政治上的意义,所以后金铸币的传世品至今已不多见,尤其是天聪汗钱大钱,更为稀罕,即便在当初的铸行地今辽宁省境内也难觅其踪。
满文“天聪通宝”清朝时期直径4.9厘米“天聪通宝”是清早期货币之一。后金天命十一年(公元1626年),皇太极即汗位,改元天聪,命铸新币,曰“天聪通宝”。币以红铜铸造,分满文和汉文两种,清朝定都北京后,则改为一种,即满汉文合壁货币。皇太极去世后,“天聪通宝”即停止使用
电话:
:
1998年3月香港保利在拍卖后金天聪汗钱样币一枚起拍68万成交价格186万
2000年5月法国卢浮宫展出后金天明同胞一枚最后被一位香港收藏家收藏
2008年上海延安路拍卖一枚后金天聪汗钱被上海一个收藏爱好者收藏
2016年7月上海静安区展览一枚天明同胞320万被香港一实业公司老板收藏
2016年10月上海88实业有限公司收藏一枚天聪汗钱,
电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