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丝珐琅,是一种复杂的、独特的金属工艺,一般在金、铜胎上以金丝或铜丝掐出图案,填上各种颜色的珐琅之后经焙烧、研磨、镀金等多道工序而成。掐丝珐琅有着五彩斑斓、华丽夺目的魅力,由于其在明代景泰年间获得了的发展,又一般多外饰蓝色釉料,故习称景泰蓝,当然它也有饰红、浅绿、深绿、白、葡萄紫、翠蓝等色。
据考古发现,珐琅器最早诞生于希腊,希腊普鲁斯岛出土的公元前12世纪的六枚戒指和双鹰权杖首,被公认为最原始的掐丝珐琅。到了公元前5-6世纪又曾烧造珐琅器;直到公元6世纪,希腊拜占廷的珐琅工艺逐渐发展,后至公元10-13世纪初,掐丝珐琅工艺极为兴盛。在12世纪,掐丝珐琅器由阿拉伯地区直接或间接传入我国。
事实上,阿拉伯地区的掐丝珐琅传入我国,应分为两个阶段:先是由彼地制作的掐丝珐琅器,经由东西贸易的兴起,随着一般番货传入我国;而后又由于蒙古人统治欧亚大陆,建立大元帝国,由于人种的迁徙与文化技艺频繁的交流,掐丝珐琅的制作技巧随着西方艺人传入我国。明初,掐丝珐琅已经被某阶层的人士使用,到了景泰年间,珐琅工艺臻于鼎盛。
据有关专家介绍,掐丝珐琅的制作大致可以分为7个步骤:制胎,即以红铜板制出器形;掐丝,即将压扁的铜丝依设计饰纹粘牢于胎体;烧焊,将其再次焊接牢实; 点蓝,依饰纹中颜色依次上釉彩,先点地,次点花,再点蓝,后加亮白;烧蓝,点一次蓝即烧一次,重复多者可达3次;磨光,以细砂石、黄石及木炭分别逐次打磨光滑蓝料与铜丝的粗糙处;镀金,即抛光除锈的最后一道工序。可以说,掐丝珐琅的制作工艺既运用了青铜工艺,又利用了瓷器工艺,同时又大量引进了传统绘画和雕刻技艺,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
2010年以来,国内的艺术品投资市场一片“大火”,据今年3月出版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研究报告》统计,去年艺术品投资市场创造出了586亿元人民币的历史纪录;在去年,国内艺术品单件拍品的拍卖价格也已经进入“亿元时代”。
杭州大汉国际有限公司不仅不定期举办大型国际艺术品展览盛会,资源共享,公司以“依法经营、信誉至上”为原则,以雄厚的人才优势,严谨的审鉴态度、高精的拍品质量、庞大的客户网络,受到社会各界藏家的普遍认同。中盛人致力于传承和发扬中华文明,同时坚定不移为收藏爱好者提供一个国际化的古董古玩及现代艺术品交流交易服务平台。
征集范围:
名家字画: 中国古代及近现代名家书画,油画、水粉画及其他艺术形式不限。
精品陶瓷: 古代各窑口到代官窑器,以宋五大名窑、元、明、清官窑瓷为佳。
翡翠玉器: 高古玉,明清和田玉,B级翡翠为上. 要求玉质佳、雕工精。
杂项清玩: 竹木牙雕、文房四宝,田黄,抱月瓶,金银器等。
明清家具:各种材质的硬木家具,以紫檀和海南黄花梨为最.好。
联系人: 马小姐
联系电话: (:msz1485)
邮箱
地址:杭州市萧山区建设一路东方世纪中心10楼
征集单位:杭州大汉国际艺术品展览有限公司
欢迎来我公司考察做访! 如有藏品意欲交易出售,请电话联系也可将藏品图片发送到邮箱,注明您的姓名、电话,所在区域,我们会在两天之内给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