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天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11月7日我们就正式迎来了立冬节气。冻手冻脚的季节,只有温暖的美食才能驱散寒冷。
立冬过后,天气越来越冷,消耗的热量也比其他时候多,如何保证能量的充足供给以抵御严寒?营养师指出,冬季饮食的基本原则是:吃足量、食多样、多粥汤、适当补。食物要足量能量应平衡
冬季,天寒地冻。生活在北方的居民有供暖设施,虽然在室外活动倍感寒冷,但室内温暖如春。但在南方,室内没有集中供暖设施,室内室外温度一个样,甚至室内还比室外冷,人体对能量的需要增加,需要注意能量的充足供应。保证足够量的主食,建议每天吃半斤-八两的谷类食物,除了馒头、米饭、窝头等,可以“软硬兼施”,经常喝粥。
动物性食物不仅含蛋白质丰富,还含有一定量的脂肪,可增强身体免疫力,提高抗寒防病能力。每天应该有3两-半斤的动物性食物,可以包括瘦肉、蛋、禽、鱼或奶等,经常变换种类。
少食生冷多喝粥汤
冬季食用生冷食物,容易刺激肠胃,造成腹痛、腹泻等。因此,选择适宜的烹调方式也很重要。
营养师建议冬季尽量多采用炖、煮、蒸、烩等烹调方式,更易保存食物营养,有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