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收藏协会统计,拍卖价屡创新高。从去年年底至今,收藏市场上弥漫着冷清的气氛,但却和田玉手把件是一片繁荣,升值幅度高达50%-100%。
和田玉藏家林先生也透露,前几年,和田玉手把件收藏群体很小,多数人都是在经营当代工艺品,而对大师级的藏品置若罔闻,但这一年来,收藏市场上关注和田玉的藏家越来越多。
有和田玉、田黄、鸡血石,不知真假、年代、价格 联系: 陈先生
“和田玉目前的价格还远没有达到其应有的价值。”福建省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收藏家陈良认为,在三五年之内,和田玉的市场价肯定会出现一次飞跃,出现千万元甚至亿元级的作品。
和田玉手把件几万元到几十万元的市场价格被大大低估了,元、明、清三代均被列为皇室贡品瓷的和田玉,收藏价值仍有很大的上涨空间,很可能成为收藏市场的 “一匹黑马”。
和田采玉因自然条件限制,玉料多为散块和小块为主,上百斤的玉石原料很少得见。由于和田玉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因此只会越来越少。和田玉经过多年的开采,已成为稀少品种,加上目前收藏的人与日俱增,这种稀缺品种更加紧俏,价格一年一个价。据说,和田玉三年前已是“按克计价”。2006年1克和田白玉的价格是黄金的4至10倍。目前新疆和田玉的年产量大概仅一吨不到。此块和田玉重量万斤之上,其形体之大,追溯玉史前所未闻。
和田玉近年成交记录如下:
藏品名称 成交价(万)
王平 和田玉观音摆件万
汉 和田玉雕刻镂空九层宝万
陈冠军 和田玉籽料耕读传万
和田玉十二牌压箱万
花件雕形和田玉摆件万
有和田玉、田黄、鸡血石,不知真假、年代、价格 联系: 陈先生
那么,对于古玉,如何加以初步鉴定呢?
一、收藏玉器首先应该认真细读、多读有关古玉的专着,这些学术着作凝聚着丰富的知识。
二、直接接触非常重要,一般人在博物馆只能隔着玻璃看,应该尽可能地多上手细看各门各类的古玉。摸多了就能感觉到其中的区别。真古玉器玉质老旧、手感沉重、外表柔滑、沁色自然、刀工利落、包浆滋润、新玉则没有这些感觉。
三、早在宋代时期,就出现了仿古玉,当时有人以虹光草伪造鸡心沁;而清以后的造假情况可谓越来越多,手法上也有不少“创新”,如“狗玉”、“羊玉”、“风玉”等,引人上当。
四、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的以玉粉经人工高压合成的伪玉,颜色和硬度近似和田玉,鉴别时要特别留心。
五、真古玉有土沁、石灰沁、水银沁、尸血沁、朱砂沁、铜沁、表现氧化层等,赝品的沁斑有的是油炸的,有的是火烤的,有的是化学药水浸蚀的。就此而言,弄清楚真品和赝品在颜色、光泽、厚薄诸方面的差别和区别,显得尤为重要。
六、玉器表面的雕刻线条断面不同,有V形、半圆形等,U形是现代机器工特征。
七、雕刻的线条槽口表面的皮壳,在颜色、包浆等方面一致,可以初步判断为真品,而线条槽口两侧有毛道崩裂现象,则是现代“机器工”制作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