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玉器

哪里鉴定高古玉真假

  • 发布时间:2016-12-18 15:08:29,加入时间:2015年08月11日(距今3567天)
  • 地址:中国»福建»厦门:思明区厦禾路
  • 公司:厦门伯得富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李小七,手机:18650013905 微信:Svan1126


1、断新老:器物的钙化、沁色过渡应自然,并且深入肌理,沁色变化丰富多彩。(短时间作假,绝对不会如此,沁色只会浅浅地附在表面或是顺着玉裂沁到缝隙里,颜色单一无变化.)只要是宋代以前的玉器,几乎都会出现钙化,受沁现象(根据玉器摆放的位置,有例外)。

  2、看包浆:古玉除了被腐蚀外,都会有包浆,玉表面发出很柔润的一种光泽.最重要的是,打孔及砣工中的包浆应该与外面的包浆一致,并且浑然一体。有的还会有局部的氧化突起同时存在。

  3、闻气味:出土玉器,放到嘴边轻轻呼气或是用温开水浸泡一会,放到鼻子上闻,会闻到一股浓浓的土香,并且这种气味每次实验,生坑的玉器都会存在。反之,会有一股刺鼻的酸味或是臭哄哄的异味。

  4、盘玩时,有钙化的地方会慢慢变回玉的本性,根据钙化的轻重,时间有长有短;玉器里的土沁色会逐渐变浅,但不会完全消失;白质的玉器会出现很淡的红褐色;盘玩中,生坑状态时表面看不见的沁色,会逐渐显现出来(比如黑沁色)。完全变化后,玉器会变得通透,润泽。

  5、把玉器放进80-C左右的温水中,钙化的,会从裂缝中连续不断的冒出细小的气泡。(因为钙化后,改变了内部分子结构,变的疏松会吸水)没有钙化部分不会出现此现象。 6、放进水中或是沾上水,用水捏搓会感觉到有一种粘粘的感觉。并且每次都会如此,直到盘玩通透。放到水中浸泡,玉表会析出一层粘粘的物质,即所谓的出浆.

  7、盘玩中的器物,见到汗液或是水后会有一层灰皮出现。(出灰现象)具体还要根据坑口环境的干湿,酸碱度,坑内物质等对玉器锓蚀的程度而定.

  8、用PH值试纸测试,基本会成中性,极少出现弱碱性。(具体还要根据当地土壤酸碱度决定)

  9、玉器都有自然的裂纹,这是由于玉器长期在地下,受地热、地湿等影响,张裂所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十玉九裂”。这也是出土玉器的一个明显的特性。

  10、出土玉器都有阴阳面,因为受地湿、地温、矿物质等的影响,阳面变化较阴面变化小,也就是钙化、沁色、腐蚀等比阴面差。
联系人:金牌古玩经纪人;李经理  
鉴定范围::陶器、玉器、金银铜器、木器、中国字画、油画、钱币、竹木牙角雕、金石篆刻、雕塑、纺织、工艺品、文献、邮票、邮品、票证、徽章、奇石标本、珠宝首饰、杂项等,专家认可的藏品可在北京、香港、新加坡等地巡展。 
咨询 鉴定 回购 拍卖 展览 自媒体等一体服务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