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瓷器

东莞钱币鉴定中心

  • 发布时间:2018-12-17 17:32:51,加入时间:2013年07月22日(距今4302天)
  • 地址:中国»广东»广州:越秀区
  • 公司:哈布斯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征集处,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王先生,手机:18676633555 微信:vip955511 电话:021-18676633-555 QQ:642255537
古董古玩鉴定中心 电话: :vip955511 近日,保利华谊首拍在上海进行,在其中西方艺术夜场中,几件重要的西方印象派和现当代拍品以高价交割,其中毕加索《灯下的女人》以5865万成交,莫奈《圣.安德里斯》4600万成交,抛开高价格,其实中国人其实早就入场关注西方艺术品了。 一年前的5月5日,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间拍卖上,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以约1.855亿元人民币的价格买下了毕加索的《盘发髻女子坐像》。该画此前由好莱坞影业大亨山姆·高文收藏。还是王中军,半年前在纽约苏富比秋拍上以6180万美元购入了凡·高的《静物:雏菊与花》。同一块场地,莫奈的《睡莲池与玫瑰》的作品以约合人民币1.27亿元成交,买家为大连万达集团。 也是去年11月9日刘益谦以人民币10.8亿元拍得意大利画家莫迪里阿尼的作品《侧卧的裸女》,并创下世界艺术品拍卖第二高的纪录,中国人的身影在西方拍卖场上并不陌生,但此前大多参与的都是瓷器、古董、书画等传统门类的拍卖,可近两三年开始,他们开始频繁现身苏富比,佳士得现当代乃至印象派夜场拍,这一现象究竟是为何发生的呢?   对于收藏这些天价西方艺术品的企业而言,这似乎是更加稳妥的资产保值方式,当然也会有税收方面的优惠,其次这些位于金字塔尖的西方艺术家的精品,通常并不缺乏买家,也有极强的抗通胀能力,因此在未来变现时难度不大,这些因素无疑使它们成为了市场上的硬通货。 虽然购买梵高作品的王中军声称购买完全是个人行为,但与其身后的华谊兄弟集团背景不可能没有关系,他本人甚至平时也进行艺术创作,对于所购作品的价值非常清楚,他一再对媒体强调收藏的初衷完全是出于喜爱,并没有把升值作为一个重要因素来考虑,但没有人会忽略它的市场效应,以及所带来的社会地位和社交层面的转变和提升。再看同样在购买西方艺术品方面一掷千金的万达集团,其收藏团队负责人郭庆祥表示万达做企业收藏已经有30 多年的历史,“收藏西方艺术品早已在我们的计划之中,我们还为此组建了40 多人的专家团队,专门研究西方艺术和找寻好的艺术品。”这两家收藏背后都有着极为雄厚的企业运营基础,而且从其出手表现来看,可谓稳、准、狠!相对于令人眼花缭乱的当代艺术,他们更加钟情于印象派、表现主义等西方名家经典,这些作品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和价值已有定论,其市场价格也经历了百余年的积累和沉淀,不会像短期内价格暴涨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那样存在较大泡沫和风险,不失为企业投资的安全选择。从更深远的角度来看,也是企业品牌、企业文化、企业社会责任感的一种战略性建设。   当年,近邻日本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股票、地产市值缩水50%以上,日本陷入高速发展之后的长期停滞阶段,而那些以高价买回的西方艺术品也命运多舛。其实放到今天来看,根据货币规律和通货膨胀的因素,日本收购的大量西方绘画作品很多价格已经大幅上涨,仍旧位于今天交易价格的艺术品之列。并且在这场泡沫之后,日本也不是没有收获,虽然这场疯狂的购买行为对日本艺术市场的发展带来了致命的打击,但日本人由此也对西方的艺术有了具体的了解和认知。 随着中国新富阶层的不断成长,新一代藏家不仅有着系统的美术史知识,他们中的大多数所具有的海归背景也让他们对于西方艺术品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艺术品位与50.60后企业家藏家有很大差别;他们也许没有王健林或王中军手中所掌控的的资本那么雄厚,但他们的购买更加多元,也更为个性化。而对于实力更强的有企业背景的藏家来说,多数也已完成了从个人藏家到机构收藏的华丽转身,另有一部分则从一开始就是以企业收藏的形式展开的,比如王建林的万达集团。   任性哥刘益谦在一次艺术品论坛上曾说过一句话:“我的弱势是没有艺术收藏专业知识,我的优势就是有钱,所以我要发挥我的优势。”可现在的情况是:中国的“豪”级藏家们已经变得不光只是不差钱那么简单了。 根据巴克利银行的数据:机构投资者与高端人士会配置5%的资产进行艺术品投资。如果以保守的5%作为对艺术品的潜在的需求进行估计,按中国130万亿元的财富这样一个保守的数字计算,中国艺术品市场潜在的需求就是6万多亿元。   如果用可流动的有效需求只占总需求的1/3这个假定来计算,也有2万多亿元的规模。而目前的规模只有几千亿元,业内人士表示,“潜在的需求非常大,显现出来的只是冰山一角。”潜在需求与现状存在巨大差异,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产业链发展的缺失,很多想要进入的资本望而却步。以艺术授权为例,将艺术资源转化为日常用品,市场的发展潜力非常大,也有机构试水,比如北京文交所最近所做的限量版画的交易。   目前,文化产业已上升到国家政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艺术金融化无疑会成为推动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推进艺术市场壮大,促进中国文化艺术传播的重要途径。借助金融化的手段,促进艺术的影响,只有以强有力的推广方式,中国文化艺术在世界竞争中才能站得住脚。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