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耐磨钢球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分析
锻造钢球是一种将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利用锻压机械对坯料进行锻压,是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一定机械性能、形状和尺寸的生产加工工艺。通过锻造能够消除金属在铸造过程中所产生的铸态疏松等性能缺陷,优化组织结构,同时保留完整的金属流线。但是,同热轧钢球一样,锻造钢球对原材料的要求也较高,锻造钢球质量的好坏,80%取决于原材料,而一些中小厂家,为了减低生产成本,采用一些废旧钢材作为原材料,严重影响产品质量,是不可取的。
钢球的硬度与耐磨性(即所谓的磨耗)一般与钢球的碳含量成正比,含碳量越高,硬度越高,磨耗降低;碳含量越低,则硬度偏低,相应磨耗会增高,当然这也与钢材的价格成正比。 这里存在一个误区,并不是磨机里面添加的钢球硬度越高越好,在国内外磨机操作和实际生产过程中,尤其是就半自磨机而言,硬度越高带来的风险是钢球的脆性也变高,最终可能带来的是钢球的破碎率提高,在中国黄金公司乌山矿的实际生产过程中,以证明所谓的B2材质(钢材淬透性80mm),B3B材质大直径120mm钢球是失败的,取而代之的是含碳量较低的40Cr材质钢球,钢球硬度偏低,磨耗增加,但极少出现破碎现象。这是矿山相关采购部门和钢球生产厂家应注意的问题。
锻造钢球直径一般为DIA20mm-140mm。
钢球材质主要为以下几种:45#钢、40Cr、60Mn、65Mn,以及行业内B2、B3、B3B、B6、B6A。含碳量范围约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