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详情请联系李经理 同号 QQ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宽25.2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清明上河是当时的民间风俗,像今天的节日集会,人们藉以参加商贸活动。全图大致分为汴京郊外春光、汴河场景、城内街市三部分.
从《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几个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此画用笔兼工带写,设色淡雅,不同一般的界画,即所谓“别成家数”。构图采用鸟瞰式全景法,真实而又集中概括地描绘了当时汴京东南城角这一典型的区域。作者用传统的手卷形式,采取“散点透视法”组织画面。画面长而不冗,繁而不乱,严密紧凑,如一气呵成。画中所摄取的景物,大至寂静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耸的城郭;小到舟车里的人物,摊贩上的陈设货物,市招上的文字,丝毫不失。画面中,穿插着各种情节,组织得有错落有致,同时又具有情趣.
清朝时陈枚、孙祜、金昆、戴洪、程志道5位清宫画院的画家画出清院本的《清明上河图》,现收藏在台北的“故宫博物院”。此画是在乾隆皇帝时完成(1736年),参考历代各朝的仿本,集各家之所长,再加上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所没有的明清特殊风俗。这幅作品去除了宋代的风味,强调加深明清的特色。出现的人物超过1000人以上,震撼力十足,给人的印象反而比较接近极为精致的工艺品。受到西洋绘画的影响,街道和建筑物均以透视技法作画,其水准可与张择端的版本一较高下。
美术馆收藏的绘画,通常都被认定为具有一定价值的作品,以“清明上河图”为题的作品在全世界达50件,另外也有100件的说法。除了人们熟知的张择端的那一幅,竟然有这么多的《清明上河图》散落在世界各地,遍布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日本、美国、欧洲。
了解详情请联系李经理 同号 QQ
字画市场行情 :
北京保利国际拍卖公司获悉,3日晚举行的北京保利2013年春拍“中国古代书画夜场”上,宋子文旧藏——明代唐寅手卷《松崖别业图》在经过场内外40次竞价后,最终以7130万元人民币高价成交,刷新清明上河图的世界纪录。
唐寅,字伯虎,兼有“江南四大才子”的才名和“明四家”的画名,是明代江南文人的代表人物。此幅《松崖别业图卷》以隐居乡间别院为主题,高32厘米,长124厘米,水墨纸本设色,图中远山如黛,淅沥雨后,山崖下结庐山间,苍松掩映,坐拥翠竹,堂前侍童,一煮茗,一端茶,主人侧卧在河边草亭中,凝思苦吟。
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是一幅举世闻名的现实主义风俗画卷。千余年来,此画声名显赫,广受青睐,仿摹者众多。各地公私藏家手中还有许多摹本和伪造本,有人统计,现存《清明上河图》有30多本,其中大陆藏10余本,台湾藏9本,美国藏5本,法国藏4本,英国和日本各藏一本,光是台北故宫博物院就藏有7本。
真伪之说
关于《清明上河图》还有真伪之说,明、清时代就有一些传闻,清代长为人徐树丕《识小录》所记:说画中有四个人在掷骰子,其中两颗骰子是六点,还有一颗在旋转,这个掷骰子者张着嘴叫“六”状,希望再出一个六点。《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是汴梁景物,有一叫汤勤的裱褙匠认为:汴(开封)人呼“六”字用撮口音,画中人却张着嘴叫“六”,可见这是闽(福建)音,他怀疑此画是伪作,颜公庆的《消夏闲记》也有类似的记载。史书说这个汤勤还研究了画中麻雀的那双上脚爪,它踏在两片瓦角上,这怕是临摹者的败笔。汤勤斯人,名不见经不传,他所说是否真有道理?看来还需进一步研究。
了解详情请联系李经理 同号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