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语境品牌发表了一篇题为《语境品牌认为不具备以下几个特质的人才不能录用》的文章,发表后,有很多人提出了疑问,有更多人关注具体岗位的招聘标准又如何判断,那么今天我们先来看一下对于设计师的评判。
其实在我身边,有很多抱怨找不到合适工作的设计师,虽然说常规的面试三大问无非是:熟练的软件操作技巧、视觉冲击力够强的作品、勤奋好学不断提升自我。但是对于语境品牌来说,设计师第一要“用心”,这个用心不是单单指在具体完稿时候认真细心而已。首先是要有一颗对于服务项目投入的“心”,如果展开来说的话,这个“心”的延展度非常强,包括责任心、耐心、怀疑心、革命心、创意心。。。。。。
那么对于找不到合适工作的设计师,你也要想一想原因,并不是面试的公司太挑剔,或者面试官太奇葩,先想想自己是不是身上有着致命的缺点,而被挡在门外,以下是常见问题:
第一种:无备而来
在语境面试的过程中,也遇到过这样的应聘者,在规定面试时间快到时候,大摇大摆的走进来。问有没有带简历,答曰:简历还没有做好。最后问有没有带作品,有的是说带了,但是打开U盘后,里面是杂乱无章的文件夹,连面试者自己都找不到,好不容易找到了,还是一个非最终版,又忙活半天。这样的设计师,给面试官的感觉就是太粗心,以后在工作中也未必会做的井井有条。
第二种:张冠“己”戴
在面试过程中,设计师的作品通常是起到第一印象的主导作用。有时候设计师会在应聘时展示一套非常完整甚至超乎你想象的好作品,当问及是否是个人创作时候,有的设计师会非常肯定的说是自己独立完成的。如果该设计师的工作经历和面试时展现的职业素养与作品相差甚远,那么面试的时候一定要多一个心眼,不妨去了解下该案例的出处,看看设计师是否撒了谎,很多时候,设计师可能只是完成了该方案的一小部分,或者只是去进行延展工作。如果进入公司,未来也是一个很大的隐患。
最后告诫正在奔波于各个公司面试的设计师们,其实对于录用与否,除了作品和资历外,态度是考量的很大的标准。语境品牌也录用过一些虽然作品没有亮点,但是求职欲望非常强烈的设计师,反而已经任职3年以上,并且进步飞速,所以一个设计师,态度决定了你的高度,多点真诚,少点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