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里红的鉴定理念详解

  • 发布时间:2018-08-15 11:12:47,加入时间:2015年04月21日(距今3761天)
  • 地址:中国»北京»朝阳: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新华国际广场
  • 公司:北京古雅致臻文物鉴定中心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华夏鉴宝,手机:15901401047 微信:shijihuachen

釉里红始于元代,制作工序和青花相似,大的特点就是烧制难度大,成品率低。以氧化铜作着色剂,在胎上绘画纹饰后,罩施透明釉,在1350℃以上的高温中烧成。因红花纹在釉下,所以称为釉里红。釉里红的出现,使中国绘画技术与工艺制造结合的日趋成熟,将彩瓷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1989年,一件洪武釉里红牡丹菊花大碗以2035万港元的价格创下世界纪录,迄今为止,明代釉里红在国际拍卖市场一直位居高价。

  青花釉里红

  釉里红是我国的传统釉下彩装饰之一,它是用铜作着色剂的色料在坯体上描绘各种纹样,然后施透明釉经过高温还原气氛烧成,在釉里透出红色的纹样,故称“釉里红”。

釉里红有单独装饰的,但大多数与青花相结合在一起进行装饰而称为“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又称青花加紫。其特点既有青花的“幽靓雅到致,沉静安定”的特色,又增添了釉里红的浑厚壮丽,丰富了色彩效果,形成了高雅而又朴实的艺术风格。因此,青花釉里红瓷成为我国珍贵的品种之一。青花釉里红出现于元代,无论从传世数量、工艺难度、创烧时间及装饰效果来看,青花釉里红的技术含量高,相较于青花的淡雅、釉里红的热烈,青花釉里红则兼具二者之美,形成青红相间、冷暖对比、动静相宜的审美特征,弥足珍贵。

  它是高温釉下铜红和钴料同时在一个器具上表现出来的结果,工艺非常复杂。实际上,传统说法:青花有红格外不同!这是有一定道理的。温度把握恰如其分的话,颜色艳丽,但如果温度高了,红色部分就会飞掉了,颜色会发白;如果欠烧的话就发黑。但要注意的是,过去没有温度计,温度都是依靠窑工在观察口上观察判断,所以难度十分高。

  另外,在绘制的时候,也有不一样的要求。同样的铜料在笔上蘸取的分量不同,哪怕同样的温度,出来效果也会不一样。

  还有窑的火焰问题,如果在烧制过程中,不小心“漏气”了,有氧分进去,烧制就会不纯,有绿斑,所以,青花釉里红的成品率极低,因此,能找到成色好的的瓷器,都十分珍贵。传统的古玩行里经常这样讲:“如果收到一件青花釉里红或者卖出去一件青花釉里红,在行内要请客吃饭。”也是这个原因。

釉里红瓷器鉴定方法:

  1、 釉里红的工艺方法和青花完全相同,都是在胎上绘画后罩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区别在于青花用钴料为呈色剂,而釉里红用铜料为呈色剂

欲购买名家字画 瓷器 玉器 紫砂壶 瓷板画 新老天珠,或有藏品欲出手不知真假、价格、年代

可 联 系:张先生

咨询电话:  135 8544 6411(为手机号码)QQ 

  2、 目前发现的元代釉里红,大体可以归出这些特征:胎骨一般比同期青花粗,前期龙纹白胎为多,元末有白胎。器物见明显的旋削痕和接胎痕。釉层早期的淡青白色或灰白色属影青釉,透明度高,有玻璃质感。元末见卵白釉浅红油状青白釉,不见同期大型青花瓷上的透明白釉。呈色不稳、浅红、红和深红的夹杂灰色,有不同程度的晕散。大多见于铜红料边缘。因烧制温度过高,大多有烧飞状况。、

  3、 元代釉里红的装饰工艺远远落后于同期青花。早期的釉里红采用涂抹的方法,有些首先在胎上刻划纹饰后再在纹饰外填红,形成红地白花,也有的在刻划的纹饰上填红,形成白地红花。至于线描纹饰的釉里红,是后期作品,时间大约在元末。这些线描纹饰的釉里红,技法也很单一,基本上是勾勒加简单点染的方法。

  资深收藏家称,元青花有着极其特殊的身份,是元代统治者为了与其他国家联络感情而在景德镇特别烧制的礼物。与明清时期的青花瓷器相比,元青花瓷价值更高。曾有人半开玩笑地说,即使人们可以回到当年的元朝,也很难在市面上见到元青花瓷器。

  元代青花釉里红开光贴花盖罐器物在世界仅存4件,其中两件流失到国外,一件存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此4件器物相比,河北省博物馆这件保存为完整,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完整的青花釉里红。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