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类淀粉设备
一、河南薯类淀粉设备报价项目的市场前景
薯类(主要指马铃薯、红薯、木薯)淀粉含量高、产量高、价格低、资源丰富、易储存和加工。副产品利用价值高,因此薯类是淀粉工业普遍利用的生产原料。
我国薯类种植面积较大,马铃薯的常年种植面积在15801万吨以上,仅次于前苏联排世界第三,而用于生产点分的产量仅为15万吨,仅占总产量的0.000081‰。甘薯种植面积占世界甘薯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木薯的产量每年也有500万吨以上,用于加工淀粉的量也仅有80万吨。以上数字表明,我国薯类淀粉加工资源及其丰富。
淀粉和淀粉制品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淀粉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及淀粉化工行业,如:机制粉皮、粉丝、粉条、饴糖、火腿肠、药片填充剂、酒精、酶制剂、山梨醇、柠檬酸、味精、葡萄糖等、淀粉及衍生物也广泛用于纺织、造纸、火柴、石棉、浆糊、选矿、铸造、石油钻探等行业。总之。淀粉用途极其广泛。
二、薯类淀粉加工设备的优越性
薯类淀粉含量一般占鲜薯比重的15—26%,可容性糖占3%左右,迁维素占0.5%左右,根据定100g鲜薯中含脂肪0.2g,无机盐0.9g胡萝卜素1.31mg,维生素B10.04mg,尼克酸0.5mg,此外,还含有黄色素,红色素及易褐变的酚化合物,并含丰富的原果胶等。鲜薯收获后如不及时加工,储藏期间水分减少,原果胶变为可溶性果胶质,造成霉烂损失严重,而且将淀粉分解为糊精、双糖、单糖、使淀粉含量急剧下降,因此,收获后应及时加工。
广大农村淀粉加工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加工技术、生产工艺、生产设备比较落后,淀粉品质差。由于对薯块和淀粉的泥沙清洗不彻底,粉碎与分离间隔时间长,水质等以致淀粉“磣、黑、杂、”,出粉率低
目前,我国大型的机械化薯类淀粉厂并不多,大多数工厂采用落后的开放式工艺,手工操作或部分机械化操作,因此存在着设备简陋、不定型、不配套、收粉率低50—60%、卫生条件差、产量小、劳动量大、综合利用差等问题。
为了更好利用我国丰富薯类资源,缩小与国外先进生产技术水平的差距,我公司研制成功了第三代6SF系列薯类淀粉成套设备。
该设备具有如下特点:
1、 工艺先进、造型美观、布局紧凑;占地面积小;
2、 用人少、劳动强度小、自动化程度高、从洗薯到烘干一条龙生产;
3、 能耗低、省水、省电、加工费用低;
4、 提净率高;采用先进的鼠笼式清洗、有效保证薯块不破损,淀粉不流失;
5、 淀粉质量高、达到国家使食用级标准(四级除砂、二次过滤、二次提纯);
6、 多功能,可适用于马铃薯、红薯、芭蕉竽、木薯、葛根、莲藕、等淀粉生产。
7、 性能稳定,操作维修方便
三、工艺流程及设备配置
鲜薯—提升--(螺旋输送机)--清洗机—粉碎机—一次过滤(螺旋桨渣分离机)粉水—除砂—二次过滤(精浆过细机)--一次沉淀---搅拌加酸浆—沉淀处理—脱水—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