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获得高额的种子产量,必须进行合理轮作。施用基肥的休闲地以及施用底肥的中耕作物的后茬是栽培种用牧草最适宜的播种地。牧草种子繁殖田的前作物不应是相同作物的不同品种以及同类作物。适当地调换茬口,不但能给牧草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而且能防止种子混杂,减少病虫危害。
为了防止种子脱粒混杂,保持种子的纯净度,各种牧草地,特别是繁殖2种以上又不易分开的牧草种子时,在地段安排上地块之间应隔一定距离,一般为25~50m,而这些地段可以种植那些易于分离的作物和牧草。为了防止种间及品种间杂交(生物混交),应各品种隔离种植,隔离带不少于200~400m。另外在轮作中应考虑不能连续播种外形、大小相似或同一种牧草的不同品种,一般应间隔2~3年以上种植。
详细电话咨询:
在线QQ:
种子田的播前整地总的要求是土壤疏松,耙平耙细。因为牧草种子细小,要求有良好的发芽条件。另外,还要求杂草少,保墒良好,利于出苗和苗期生长。
种子田的播前整地工作十分重要。由于多年生牧草种子小而轻,贮存营养物质不多,种子萌发及幼苗期的生长发育都较缓慢,对于播前的土壤耕作要求较为严格。故播前的整地工作应尽可能达到“细、平、松、紧、深、净、墒”的要求,以创造一个良好的播种条件,保证幼苗顺利出土。
1.5播种与管理
为了增加种子的结实率,尽快获得种子,牧草一般不采用保护播种,如保护播种时,其播种量要比无保护播种低20%~30%。牧草种子繁殖田适时播种不但能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还能保证植株正常生长和丰产,减少病虫害。通常采用宽行播种,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采用窄行距播种,一般窄行距对收种不利。而宽行距播种的现论根据主要是能充分利用光能,通风良好,营养面积大,在肥沃的土壤上能促生大量的生殖枝,增加繁殖系数。其优点是:植株繁茂,寿命较长,种子产量高,种子大而饱满,同时易于清除杂草。
播种方法多采用单播。行距因牧草种类和栽培条件的不同而有差异,多采用宽行距播种,一般为30~90cm左右。方形播种一般采用60×60cm或60×80cm行距。种子田应比大田行距宽1倍左右。播种量视牧草的种类、气候、土壤条件变化而定,种子田比大田相应地增大了株行距,因而减少了播种量,其播量为大田的1/2~1/3。在干旱条件下,播量应比有灌溉条件的稀一些,株距宽一些。
牧草种子田灌水一定要适时适量,过多过少都会降低种子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