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梦阳:画廊代理机制的中国现实

原来琉璃厂的画店,仅仅是买卖作品。现代画廊的代理机制,就是艺术家有了签约公司,签约公司会规范作品的真实性,而不是作者说真假的问题。就像裁判员、运动员不能是同一个人,尤其对中国来说代理机制是向西方学习的很好的机制。

  但现实情况的问题是画廊和艺术家两方面:一方面艺术家不愿意拴死在一家身上。因为,画廊跟自己合作不好,怎么办­

  另一方面,大家都尝试着要有一个代理画廊。但画廊也在抱怨艺术家。我想哪儿出问题了­画家觉得画廊没有推动和宣传自己,还不如自己呢。这方面香格纳做的就很好,他们代理的画家从始至终,不离不弃二十多年。劳伦斯总在世界各地忙着,把艺术家送到巴塞尔等等做推广。艺术家会看到他的工作。销售作品后各50%,其实他只挣了10%(推广是有成本的)都是心甘情愿的。

  艺术家找画廊做推广,不只是销售作品,还要推动学术地位,影响各个方面。香格纳和艺术家之间的有了代理的机制,把艺术家带入国外的各个博览会,美术馆和才得以了解这些艺术家。所以我觉得是画廊出了一些问题。作为推广机构,如果服务模式简单,艺术家就会觉得没有可依赖性,画廊要干的是个人不能干的事,才会合作,才有结合。

  我认为机制很重要,所有的老区越捐越穷,如果没有好的机制在良性的运转着,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

艺术品鉴赏联系余主任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