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界两会代表如何聚焦“传统文化”

最近火了的传统文化 如何接近现实?

  2017年春节,《中华诗词大会》连带着董卿、武亦姝火遍全中国,继真人秀之后,和传统文化相关的综艺节目缕缕获得高收视率。传统文化,在2017年,获得了举国上下的高关注度和高传播率。毫无疑问,这在两会艺术界的提案里也成为最重要关键词。

  2014年,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就针对当代社会的文化问题提出了“如何关注传统、继承传统”的提案。2016年,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艺委会主任”李延声、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全国政协委员汪国新、四川艺术职业学院院长陈智林也都提出了关于传统文化如何扎根当下社会的提案。其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则是传统文化和艺术传承在现实中面临的尴尬境遇。

  这种传统文化遭遇现实的尴尬似乎在当下已经无效了,全民正以热情的怀抱拥抱传统,这种热情体现在《中华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朗读者》等综艺节目,也体现在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网游《天下3》、《仙剑》,更体现在大众对于“萌萌哒”故宫文化创意衍生品、博物馆IP热,以及具有中国风格的流行音乐、动漫的流行。

  如果说以往都是呼吁,那如今应该做的是落实。如何让具有浓厚历史特性的传统文化能在当代得到有效传播推广,并得到这个时代的人民群众的喜爱­这成为新的问题。2017年度“两会时间”,多位代表和委员都提出了关于传统文化如何扎根于当下的具体措施。

艺术品鉴赏联系余主任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