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自密实混凝土,有效提高混凝土抗裂、抗渗及耐久性研究”而研制的一种新型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它能有效改善新拌混凝土工作性能以及硬化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变形性能,具有抗裂、减渗及提高耐久性能之功能。
所属类别:粘度改性材料
由无机材料、高分子有机材料和多种助剂经反应合成的自密实混凝土用外加剂。
特点:
1、低敏感性及稳定性,机制砂混凝土的好帮手
2、良好水溶性及适应性,易于使用
3、有效控制泌水,混凝土生产易于控制
4、高流动性:保证混凝土能自动密实成型。
5、高粘聚性:保证粗骨料在水泥浆体中的悬浮稳定性,使混凝土在自充填过程中不发生骨料下沉、离析以及气泡上浮等问题,确保混凝土硬化体表面不产生泌水。
6、低收缩性:具有微膨胀性能,可有效降低自密实混凝土硬化体的收缩变形,减少混凝土的开裂现象。
7、高粘结性:与基础旧混凝土具有较高的粘结强度。
性能指标:添加量为0.1%,工程使用中0.1-2%
序 号 |
项 目 |
技术指标 |
|
1 |
CI–含量(%)(按折固含量计) |
≤0.5 |
|
2 |
碱含量(%)(按折固含量计) |
≤1.0 |
|
3 |
粘度比(%) |
≤150 |
|
4 |
扩展度之差(㎜) |
≤50 |
|
5 |
常压泌水率比(%) |
≤50 |
|
6 |
凝结时间差(min) |
初凝 |
–90~+120 |
|
|
终凝 |
|
7 |
抗压强度比(%) |
3d |
≥90 |
8 |
|
28d |
≥100 |
9 |
28d收缩率比(%) |
≤100 |
应用注意事宜:
它可以通过调整用水量、含气量与减水剂掺量从本质上影响混凝土塑性粘度与屈服值,从而通过调整掺量来提供混凝土必要的流变性能。与水泥,碎石与天然石、粉煤灰与石灰石填料以及各种聚羧酸高效剂兼容性较好,粘度改性性能优异。同时研究了每方混凝土多掺10L水后混凝土的饱满度与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粘度改性材料性能同样令人满意,在混凝土现场试验中425R水泥掺量, kg/ m3 350公斤 ;砂0-4 mm , % 62 ;石 5~ 15 mm, % 38 ;HYDF和CE:1% 水胶比 0.49 实验结果:初始流动度, mm 690 T50, s 3 V 漏斗通过时间, s 5 40min后: 流动度, mm 630 T50 , s 5 V漏斗通过时间, s 9
结论:目前使用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超过90%为35 MPa或者更低,而低总胶自密实混凝土则满足了这类商品混凝土发展的需求,这类混凝土今后将会逐渐被应用在非重型加固结构中(普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素混凝土,等等),因此节省了因超过设计强度要求而额外添加的胶凝材料,以及省去了因此而增加的成本,这意味着更少的水泥用量或者使用低等级水泥或者掺加更多的水泥替代物(掺合料)。
有效期为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