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形制、重量、铜质看,与套子钱相吻合,但从文字及穿廓看,与雍正宝巩小平相类,应是雍正时期的铸币。再者,套子钱以背面大满文记局,而这枚以四汉字记局记地,故可排除后铸的可能性。二是“花钱”说。有几位泉友看过此钱后,多认为是一枚“花钱”。好像说是花钱,就没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就花钱而论,其范围是很广的,凡流通币以外的“钱”,都可归入“花钱”范畴。
各种“花钱”都有它特定的用途,尤其是型制规整的钱文花钱,它既有流通货币的职能,又与当时的重大历史事件相联系。清代是铸造花钱的鼎盛时期。各类花钱名目繁多,数不胜数,但花钱背面多以龙凤纹图案为主,而文字多以歌颂太平盛世或吉庆、祝语为多。此钱既无龙凤图案,又无歌功颂德之意,那么,它应是什么性质的钱币呢?笔者提出三点看法:
其一,它应是一枚有特殊用途的镇库钱。甘肃宝巩局地处边远,交通不便,铜源短缺,不可能铸更大的镇库钱,故以此钱镇库是可能的。
其二,它可能是一枚开炉试铸样币,上呈主管钱局并留本局以备检样。
其三,它也可能是宝巩局迁往兰州后,开炉专铸了一批带有纪念性质的纪念币,专送权贵及地方官员作为礼品钱。
总之,此钱正背面文字特殊,直径又大,很难想像雍正宝巩局会有这种钱面世,故借贵刊一角,以此小文为引求教,以还“雍正重宝”大钱真实面目。
是清代甘肃省的铸钱局。康熙六年开,不久停。雍正五年迁到兰州改名宝巩局,七年又停。咸丰五年重设,至同治三年废止,因此,除乾隆、嘉庆外,历朝“巩”字钱均少,南昌康熙宝巩更少。
其铸币面值有小平、当二、当五、当十、当五十、当五百、当千数种。铜质分红铜和黄铜两种。钱文有宋体、楷体,书法求异,特别是满文“巩”字多有变化。形成宝巩局咸丰钱文书法独特的风格。
宝巩当五
清朝统一西北疆域后,沿袭明代旧制,积极进行巩固政权的各项措施。清于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在甘肃始设陕西右布政使司,司驻巩昌府(今陇西县),康熙七年改为甘肃布政使司将治所迁至兰州(今兰州市)。康熙六年奏准设铸钱局称宝巩局,九年铸钱局大部移至兰州,并保留巩昌府铸钱局。
雍正初年,铸钱所需的币材缺乏,因此铸钱额发数较康熙末年大大降低,于是制钱在各省不敷使用。雍正年间私铸猖獗,清政府虽制定惩治私铸条例,但其效果甚微。私铸小钱质次量轻,在每千个制钱中掺有30至40枚,亦可顺利流通。
清代甘肃省的辖区包括今甘肃外,还含有新疆、青海、宁夏的地域。雍正元至四年(1726年),甘肃没有设局鼓铸,民间所用之钱,为官铸钱与私铸钱混合流通,大小不等,轻重悬殊,行使市场,紊乱至极。所行用者大致可归纳为三类:一类是康熙通宝大制钱,重1钱4分,为宝泉局、宝源局及各省钱局铸造。另一类是顺治小钱,内有顺治通宝二式背单字钱、三式背一厘钱,重8至9分,分别为京局及各地钱局所铸。还有一类是私铸小钱,有当朝与历代之分。甘肃地域广袤,钱多银少,市面交易全赖铜钱,商民纳税多以钱代银,民间则大小钱兼用,半数系小钱。
上海古玩艺术投资有限公司于2012年在上海创立,是以经营中国文物艺术品为主的综合性公司,公司设有上海、纽约、台湾、日本、伦敦办事处,每年不定期举办春季、秋季大型鉴赏会,以及四期“古玩艺术品交易四季”交流会。
征集范围:
书画:中国书画、征集名作、扇面、册页、长卷;
油画:中国油画、西洋油画;
瓷器:瓷器精品、名窑风格精品;
玉器翡翠:玉雕精品、和田玉、翡翠、珠宝、国石,玉质佳、雕工巧、皮色好;
文房用品、紫砂、印章、砚台、雕塑等;
各式风格的金银器、佛造像、铜镜;
名人书札、印谱等、邮品、钱币、票证、徽章;
明清风格家具、木器、漆器、竹木雕等。
古玩艺术品怎么出手?在哪里出手?也许您家中有下来的老的古玩,也许您喜欢收藏,前不久刚买到一件藏品却不能够确定它的年代及价值,
也许您想投资古玩艺术品却不知从何处着手也许,您想淘几件好的瓷器来收藏
也许你手中有好的藏品,却难觅真正的买家来到我们公司,这些都不是问题!
公司地址:上海古玩艺术投资有限公司